戴定一认为,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政府主要是抓市场的公平,这样,行业企业才会变得越来越讲诚信。
公平和诚信
——戴定一解读物流政策变化趋势
(刊发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16年第22期)
文/潘国尧
日前,由产业创新服务平台亿欧主办、蚁安居协办的“2016中国互联网+物流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中物联专家委员会主任戴定一,亿欧创始人黄渊普,以及传化物流高级副总裁朱晓辉、宅急送高级副总裁汪映极、云鸟配送创始人兼CEO韩毅、天天果园副总裁施兴海等企业高管,钟鼎创投合伙人尹军平、九轩资本合伙人刘亿舟等物流领域知名投资人分别就“互联网+物流”的现状及未来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物流作为经济流通领域的重中之重,肩负着优化产业、增质增效、稳定就业、稳固民生,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据中物联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物流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07万亿元,同比增长6.2%。整个物流市场消费增长强劲。但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趋势并没发生大的改变的形势下,物流业进一步增长的可能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加上资本寒冬愈演愈烈,传统物流企业与互联网物流创新企业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政策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最近网上张维迎和林毅夫关于产业政策孰是孰非的争论很热闹,张维迎是反对一切产业政策的立场,认为所有的产业政策都会破坏市场的公平,而且这些政策又不会对企业的后果负任何的责任,不论是赚了还是亏了,政府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而林毅夫认为政策总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讨论哪些政策做好了,哪些政策没有做好,然后再去改善政策,而不是简单的反对政策。
那么在物流领域,政策和市场的情况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虽然《物流业中长期规划2014-2020》这一纲领性文件为物流行业扬帆远航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针对新的形势,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国家的相关物流政策还是会不断地进行调整。那么这些政策将会在哪些领域首先落地?哪些新政将会给物流业带来大的影响和变化?未来的物流政策变化的走向如何?就这些物流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物联专家委员会主任戴定一在亿欧论坛上与参会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政策必须突显公平性
戴定一认为,物流政策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清楚,就目前物流界的普遍倾向看,很多人,特别是物流企业家,他们对政策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些优惠、倾斜、扶持的水平线上,这种心态是需要调整的。
那么,对当前物流业影响最大的政策有哪些呢?戴定一认为主要的有三个。
首先是营改增。营改增是把全国的税收政策统一了,解决了税收环境的公平性问题。过去的税收是营业税,各地方可以减免、优惠,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所以实际上各个市场对税收是有所分割的,形成了一种不太公平的市场环境。营改增就是把地方税收归国税,全国统一税率。这可以解决市场环境的公平问题。
营业税的计税办法是有抵扣的,也就是说可以把外包部分抵扣掉,这样会促进外包,促进外包实际上是促进服务,因为服务市场就是通过不断地外包延伸出来的。但国家不能重复纳税,只有把外包出去的抵扣掉,这样才能够促进外包的发展。这个政策能使货主愿意把市场扩大,愿意增加物流外包的比重。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在操作环节、税费环节、过渡环节上有很多不严密的地方问题,导致相当多的物流企业税反而增加了。当然这个问题只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其次是正在开展的国标GB1589治理超限政策。这个政策的目标是治理长期困扰货运物流市场混乱、不公平、超载这样的顽症。这个政策对整个物流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物流业内很多人都在关注、讨论、评价它的好坏。总体而言,大家在原则上、方向上还是支持这个政策的,但是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比如过渡性的措施上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意见或建议。
再次是关于无车承运人。到目前为止,无车承运人还没有形成一项政策,现在相关部门只是希望通过试点形成无车承运人的模式,再根据这个模式出台相关的政策。预计要到2017年底才可能形成相关的政策。关于无车承运人,实际上市场基础已经有了,无论是信息平台还是第三方物流、货代,都会做一些无车承运人的业务,只是有的企业处于不合法状态,主要面临着开票难的问题,他们会采取一些非正规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些企业的合法性问题,关键是“公平”这两个字。物流企业承接了某项业务以后,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执行过程中还要化解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出台无车承运人的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市场公平的问题。
政府的政策不能直接产生效率,市场机制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过去有一个误区,企业认为政府应该抓效率,一些政府官员也认为自己应该抓效率。其实,政府只有维护市场的公平,市场才会有效率的提升,这也是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定位。过去政府会直接插手效率,比如在货运物流领域,政府出台过如何解决货车空驶率、如何开展多式联运、如何推广托盘循环等的政策,但是实践证明,这些政策实际上很难真正解决提升效率的问题。政府只有解决了市场机制的公平问题,效率才能够得到充分的提高。如果政府出台的政策直接抓效率了,风险会很大,必须让政策回归它的公共属性。
从效率思维到公平思维
在戴定一看来,政策的变化要从效率思维转向公平思维,“坦率地讲,极大部分的政府官员不会抓市场的公平问题”,戴定一说。基于这样的判断,他期待物流领域在这方面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戴定一指出,要实现公平,首先要判断出当前存在着哪些不公平的现实,“如果找不出不公平的情况,就不会有好的新政策出台,或者出来的政策没有太大的用处。”通常的情况,只有存在诸多久而未决的矛盾,才会引发政策的出台。怎么预测社会上现存的不公平现象?这取决于对事实有没有观察,对发生的问题有没有敏感度。在一些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缺少了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这一条。所以一定要拿数据来说话,比如营改增政策,目前到底是什么样的赋税水平?有没有数据做支持?有没有做过调查?有没有充分的数据积累?只有在实践中基于事实、基于信息、基于数据的决策根据,才是科学的决策。
未来的政府决策,如果没有数据优势,会很被动,因为它的公共性体现不出来。如果某个行业出台一个政策,但很多地方反映出来的数据跟这个政策相矛盾,政府就会很丢面子。大数据不是指数据规模,而是指多维的互联互通,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同样判断一件事情,彼此印证、彼此制约,这是一个协调的过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跟大数据有关,政府管理部门会基于事实、基于数据、基于多方协调进行决策。决策的过程一定要体现科学性和民主性。
如何民主决策?现在有很好的载体,就是平台。平台的数据是多维整合起来的,不是一家,是很多家,各个方面都有,上下游企业都要照顾到。未来在公共决策中,平台话语权会大大增加。物流业内,现有的平台发展比较多的是关注自己的效益,不太注意积累公共话语权。企业积累的数据如果对于行业有公平性的建议,这样的数据价值就会越来越大,这也是某个平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监管措施必须技术化。一个政策再好,如果没有落地的技术工具,可能会走样。比如公路超载,戴定一认为他最担心的不是政府公信力的问题,而是相关部门能否持久的问题,“如果全国都采用了信息化监控,治超就比较靠谱了。”根据过往的经验,群众对于政府的一些政策公信力是有怀疑的,如果没有更多的先进工具,更多的是靠人在管,在政策的定位、执法主体、落地的技术方法上等等,都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物流政策与企业机会
戴定一认为,关于物流政策与物流企业的机会问题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物流企业一定要改变观念,不能再有依赖政策的优惠、倾斜、扶持这些传统的思维。要改变政企关系的现状,物流企业必须明白政府不是单纯的指挥者,而主要是听取物流企业的意见,然后做一些协调工作的,政府出台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市场的公平,“所以物流企业是参加政策制订的一分子,要有对政策公平问题的发言权,而不是一味地去争取政策的优惠扶持,企业家的心态一定要改变。”戴定一说。
二是要重视平台的作用。平台作为一个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新机构,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平台应该是一个商业机构,但是客观地承担着某种政府过去承担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功能。过去,平台的这种服务功能是要靠权力争取的,今天不是,主要是靠资源的交换,靠商业运作。平台具有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职责,这种机构在未来的公共决策中将具有很大的话语权。未来的社会治理结构就是大大小小的平台,而不是设越来越多的行政机关。这种平台机构会替代那些行政管理人的职能,政府职能在转变,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将主要依赖于这些机构来实现。
三是数据成为新的资源,大数据的技术将成为新的认知方法。从方法论来讲,大数据提供的是相关认知的方法,就是通过数据去寻找彼此之间的关系,这种相关性只具有概率上的结果,不具有确定性。相关性的概率有多大,这就是大数据所要的结果。这也是未来探索复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法。
四是价值观会发生变化,公平的价值会凸显。借助于信息化技术,物流业将在责任、风控、诚信、监管等方面开拓更多的领域,这些领域主要是解决公平问题。分清责任、控制风险、建立诚信、政府监管,所有这些问题都具有公平的价值。政府管理部门和物流企业之间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物流的价值就会凸显出来。物流企业必须明白:物流的价值不仅仅是指效率高、运价低,这样的认知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样,物流业的公平也必须包含责任、风控、诚信、监管等要素。
五是国家的基础法律建设会越来越成熟。比如《信息法》、《隐私法》等,这些是目前我们缺失的最底层的法律,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构建各种各样的法律。比如信息到底算谁的?客户的信息在你这里留下的痕迹算你的吗?你有没有权力使用它、公布它?你要承担什么责任?等等。像这样的一些基本法,当前还是缺失的。但在未来,这些法都会成为至关重要的基本法。
戴定一最后总结说:物流产业政策的效率思维要转向公平思维,将来物流政策的制订过程会更加民主、更加科学,监管将更加透明和规范,平台和大数据将获得新的发展空间,“我希望形成这样一个发展环境:政府主要抓市场的公平,物流行业变得越来越诚信。”戴定一最后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