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特别是企业家的生产计划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在稳定的、固有的格局中根本无法实现超过利率的利润率,反过来说,经济持续发展也在于企业家的这种超前或者预期的生产计划,这不拘泥于对当下宏观经济形势的窠臼,如果我们总是对宏观经济做一些指标性分析,然后假定理性经济人会在这个基础上做出某种适应性的调整或扬弃,这往往是不正确的,人们一般不会被动接受不断变化的环境。
我们现在身处的经济环境正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衡量、观察数据做出来的,如果经济整体上数据乐观,但实际上却在扼杀人们的创造也是需要改变的,我们判断经济形势并非简单立足于生冷的数据,而在于人们的动机和计划。
冒险会承担相应的代价,对未来的期许会决定未来的面貌,这两者交错着影响企业家或者个人生产计划为他们带来的结果,创业的企业能够更加鲜明的表达出这种境况,比如时下的网约车领域,刚刚兴起的时候多家公司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来占领市场,让消费者接受他们推出的这种新鲜事物,有的企业会消失在烧钱的阶段,那么生存下来的企业就会占有他们共同建立的市场,人们的观念也会发生改变。
企业的生产计划就如出海,渔船并非不关注天气和海浪,但是出海之后便是一路向前,即使遇到糟糕的突变的天气或者其他的意外,一旦付诸实施则一定对这些问题采取解决措施,针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则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政府激励性的政策一般并非与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相一致,限制性政策反而阻碍企业成长和解决问题,正如渔船出海,与海岸和蓝天的关系。
不过,我们也会看到通货膨胀的加剧会让这种事先的生产计划遭遇挫败,越是看似成功的计划越会蒙受损失,通胀被认为是一种隐性税,最先影响到的、能够快速反应的能够规避严重的问题,反之则会带来被动的局面。持续的或者非常严重的通胀使得一些企业消失了,原材料成本提升而市场却在萎缩,当人们认识到短时间内无法扭转这种态势的时候便会撤离。通胀扭曲了企业生产计划的价值。
我们也看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买卖双方都存在竞争,失序的竞争环境加重交易的成本,有序的竞争要靠信息的有效传导,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利用有序的合理的信息往往需要探究,而非直观的表露于外,所以企业的生产计划本身并非基于全面、有效的信息做出的,但是如果并非基于政府的补贴、扶持和激励,这反而能够促进计划的落实,反之则陷入潜在的无序,这就是说有效信息并不表露于外。上述可知,一些企业不敌市场的激烈竞争,既包括同行业的竞争,也包括产品的升级换代带来的竞争,而消失。
我们处在一种看得见的经济和看不见的经济之间,但是后者攸关将来和切实的利益,美国大选也是如此,特朗普获胜并非偶然,也并非民众一时的鲁莽判断,细细分析我们会得出同一种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