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中国老人到了痛苦转变观念的时候了!
-------在某老人大学听见老人们在议论一位81岁中国老人‘被弃’美国机场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我到某老人大学去找一位朋友,走到走廊听见教室里很多老人在义愤填膺;仔细一听,才知道原来是议论最近在网络上传开的一位81岁中国老人‘被弃’美国机场的新闻。我听见这些老人说,这要是在国内又有人说去法院告子女;可美国这样的法制社会竟然不保证这老人的权力,这才是中国老人应该深思的问题了。虽然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化就是‘养儿(女)防老’,但在今天这么多不孝顺子女的冲击下都应该清醒了;我们还能一门心思想要子女养老吗?如果子女不能养老,我们还会这么一心一意为子女吗?大家说这位老人培养女儿清华毕业去美国,这成本应该是不小吧;后来这老人还独自一人将女儿的孙女养大并送出国留学,还为了孙女上大学卖掉了北京的旧居。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老人就不理解;为何全身心付出竟然只得到这样的结果,这能理解吗?
我们中国人的概念里为子女付出从来没有想要回报,但这却是建立在‘养儿(女)防老’的中国文化之上的意识。如果说即使为子女付出,最后还需要自己养自己的老;起码这位老人不会卖掉北京的旧居吧,因为这样自己真的就没有立锥之地了呀。正因为全部是建立在子女养老的中国文化上,所以中国老人会为子女倾家荡产;目的就是要子女过的好。然而现在的中国老人越来越感觉到晚年生活的艰难,所以养儿(女)防老的观念不断冲击今天的中国老人;因为这个观念的确与今天的中国老人格格不入了。
我原来的文章说过我这个小区有位老教授,培养了个儿子在美国读博士而且在美国好单位就业。然而这位老教授去世后他的遗书曝光,里面竟然说道“假如有来生,绝对不会送儿子去美国读书;而且只要儿子读个初中就在自己身边就业”。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这美国博士的儿子回来风光为他办葬礼;为何还是对自己的儿子这么不理解。后来还是邻居告诉我们,原来这老教授退休不久就老伴去世了;而且自己还有很多病。虽然有时也去美国儿子的住处住上一些时间,但还是不方便而回来自己生活。然而每次晚上生病都是邻居的儿子背他上医院,多少年如一日就是这么度过人生的晚年。原来这邻居与老教授同是医院的同事,而这同事的儿子没有考上大学却顶职到医院就业了;所以一家人住在这对面,虽然不富裕却也快乐;起码老少几代人在一起也是天伦之乐。正因为如此,没有改变‘养儿防老’的老教授希望自己的下辈子再也不要这样的荣耀;因为天伦之乐才是中国老人的最大快乐。
我们看到身处异国的华裔老人极易心里苦闷与忧郁,产生自杀念头及实际自杀率较其他族裔要高;由于在美的华裔家庭中,存在的文化和隔代的差异;两代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及价值取向两极分化,所以很难调和。正因为如此,曾有人做过全美国第一个针对华裔老人心理忧郁与自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每100名华裔老人就有15人始终有自杀念头”。这是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身处异国的文化语言挑战,华裔老人极易心里苦闷与忧郁;所以产生自杀念头及实际自杀率较其他族裔要高。华裔老人面对压力时往往埋在心中,结果造成更严重的忧郁症状。在这里涉及到了中美养老方式和生活价值观的冲突,因为美国社会具有独立的老人自我养老机制;所以只是在美华裔家庭中老人在思想观念及生活习俗与美国社会格格不入,因而发生极端的事情是华裔家庭中老人而不是美国所有的老人。
然而我们今天的中国(大陆)却是很少有子女愿意与父母亲住在一起,绝大多数都是帮忙带孙子孙女时允许居住在一起;只要不需要老人帮忙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更愿意与老人分开住;虽然也都提到了“不同的习惯、时间安排以及生活方式,并且不希望妨碍到子女”;但绝大多数人实际是不想增加自己的负担。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小孩子病了则是老人与年轻人都围绕着;可如果是老人病了,最多的是老伴陪伴。因为我们今天的社会虽然到处建立了养老院,实际全部是看中钱而不是社会养老体制。正因为如此,我连个白内障手术都不能做;因为没有亲人在自己身边呀,你能说我们社会老人就能自己养老吗?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社会都已经老龄化了但却社会机制不力,主要是整个社会观念更新的不力;如住房,现在的老人绝大部分都是老了才改善的;所以几代人在一起刚好是老人的梦想。抛开今天的中国人全世界求职不说,即使在老人身边工作的子女也不愿意与老人住在一起;从而造成现在的老人绝大部分都是冷冷清清地住在大房子里,从而更加孤独。现在我们社会的养老机构全部面向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而且还是以老人的经济能力来确定等级;如我们现在的一般养老机构,通常也都是一天送三次饭与打扫一次卫生;结果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居住的房间整天都是无法居住的环境。正因为如此,一般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绝对不愿意到这里去等死。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老人喜欢跳广场舞,并不都是喜欢舞蹈;而是因为这里是集体活动场所,所以能排除孤独之心情。然而我们今天的社会机制没有从这些方面找到中国式养老途径,反而是到处修建养老院;结果不少养老院也是冷冷清清,而老人通常只是临死前才会到这里去等死;这能叫中国老人老有所乐吗?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老人不仅对养老没有观念准备;全部是遇到了就自认倒霉。这不仅是这位从美国回来的老人的心思,更是今天中国大地不少老人的共同心思。为什么与子女打官司的老人越来越多,并不是老人对子女的贪恋反感;而是中国老人根本没有准备好如何安度晚年的方向,所以自然也容易往‘养儿防老’这观念上想;所以今天的中国老人实际是痛苦而挣扎的一代老人,因为他(她)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老’如何‘防’;这才是我们今天社会的特色。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中国老人无论是在国内外全部都是心力交瘁;这才是中国老人的悲哀呀。
看今天的中国社会不少老人竟然如同当年的牛郎织女,所不同的是期盼与子女相聚的那天的时间能够无限长;因为这天过后又是漫长的等待。正因为如此,不少老人与我交谈竟然想过自己年轻时的集体宿舍生活;因为很多孤寡老人实际是整天生活在无声无息之中。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今天的中国特色与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