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连互联网也只是大国而不是强国?


 为何中国连互联网也只是大国而不是强国?

------一位参加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回来的朋友百思不得其解!

汪华斌

昨天遇到一位老板朋友,他说他参加了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见到了来自全球的互联网行业大咖。虽然见到这些人高谈阔论,但却依然云里雾里;根本没有弄清互联网如何改变未来世界的面貌。然而却如同赌博者的高手过招,夸耀的却是自己的商业财富;好像互联网就是创业无限的舞台。他说看到的是刚刚过去的双11中的天猫平台成交额达到了惊人的1207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32.37%;其中无线端成交额占82%。好像这就是中国人在互联网上的巨大成功,而且还是演变为全球引领者和创新者的成功。然而这些伟大的成功在美俄网络专家学者那里却不屑一顾,因为人家依然占据着互联网的高端;所以我们的互联网快速地发展却还只是大国,因为我们并不是互联网的强国。

我们看到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6.56亿;固定宽带接入数量达4.7亿,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5%的行政村;中国多家互联网企业进入全球10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主持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更加吸引全球目光;因为在某些领域,中国互联网企业已经具备了引领全球的实力。然而聪明的中国人并不是系统发展互联网技术;而是看到了如今我们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都和互联网的关联。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是从衣食住行到求职、找家政、餐饮娱乐等全方位的需求;因为这是商业价值的原则,从而诞生出了众多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同时还拼命在各个细分领域迅猛生长。正因为如此,这样的快速发展并不能增加中国人的收入;反而是全方位地增加消费途径与力度,这也是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增加老百姓的收入的原因;反而是老百姓的消费途径越来越多而且消费的力度越来越大。正因为如此,中国社会“生活服务这个产业会容纳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口。中国过去是制造业驱动,现在慢慢变成服务业驱动了;就业、GDP、绝对的消费金额,都会成为中国经济里面增长最快的部分”。正是因为中国互联网大咖们的商业敏感性,所以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完全的颠覆而是去拥抱传统产业;在与传统产业全面结合进一步升级改造为“做外卖”,这就是互联网全面进入供应链后实际是叫老百姓多掏钱的原因;而我们社会却叫这就是增加13亿人口福祉的宏大工程。正是因为互联网已经日益深入生活,所以很多老百姓越来越担忧;因为它并不是增加中国人的收入舞台,反而是叫中国人多掏钱与快掏钱的途径。因为今天的中国人一方面看到互联网的发展的确方便了自己的消费,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未来通过什么来增加收入而满足这种消费。

当我们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同时,我们却发现只有我们社会通过网络犯罪的竟然是越来越多;而这却在互联网强国很少见到。于是不少人在思考,这究竟是为什么?其实我们从银行卡实名制这里早就看到了问题。如美国人家能够通过银行卡自动扣税,也就是说哪怕你有一百张收入的银行卡都能自动累计而按照不同的税率扣税。然而在我们这互联网这么发达的社会,竟然还是自动报税;而且通过银行卡犯罪的竟然是只增不减。因为聪明才智的中国人没有人研究这些没有经济效益的基础建设,而要老百姓掏钱的领域大家齐头并进;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互联网只是有效益的领域发展快速;而没有效益与基础建设领域竟然却是相当落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互联网企业世界闻名,但我国的整体互联网却没有任何领先地位;因为我们在很多技术上实际并不领先。

是啊!不论是微软、谷歌还是雅虎以及美国在线,他们提供的软件都并非世上独一无二的。但他们的禁止措施却能引起世界振荡,这就是我们意识到在制海权、制空权、制天权之后还有制网权。因为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网络已经成为维持一国政治、军事、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而基于计算机的互联网的脆弱性,可以让军事硬件弱国提供以较小代价创造军事不对称优势的可能;同时获得一种强有力的攻击手段即制网权。控制制网权也因此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另一重要战略制高点,这就是我们不是强国的原因;因为我们的互联网这么快速发展但却依然没有制网权的关键所在。

我们同样看到俄罗斯的互联网消费与中国相差悬殊,然而其制网权的技术储备却发展较早。如在20088月的俄格冲突中,俄罗斯在军事行动前攻击格鲁吉亚互联网;控制制网权后,格政府、交通、通讯、媒体和金融互联网服务瘫痪;这被定义为全球第一次针对制网权的,与传统军事行动同步的网络攻击;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网络战争。然在中国我们的网络既没有成为中国人参政议政的平台,也没有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分配利润的途径;反而在微软‘黑屏事件’中已经显示出国外商业公司控制互联网终端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中国急需的互联网创新是什么应该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为是它是中国步很多产业的后尘而只能是大国而不是强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