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涛教授:战略思维的全局性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企业作为整体,包含着许多部分;企业发展作为过程,包含着许多阶段。企业的全局就是由各个部分与阶段构成的有机整体和动态过程。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注重考虑全局性问题,善于把具体问题提升到战略性、原则性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全局性思维要求领导者着眼全局、兼顾各方、把握重点、优化结构。

  任何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研究多层面的东西,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外面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只看到自己,了解自己,看不到外界,不了解外界,就无法全面地掌控自己。

  比如,我们以前是喝大自然的水,渴了就喝河里的水、小溪的水、山上的水。现在大自然的水,要么干涸了,要么被污染了,我们不得不喝处理过的水。这使得很多生产水的企业异军突起。

  农夫山泉有个著名的广告词:“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句话说得特别实在,他们就是通过物流的方式,把大自然的水运到我们身边,解决我们的饮水问题。但是,农夫山泉不懂中国人的特点,没有和认证部门,没有和媒体搞好关系。于是,别人就拿它开刀,既然你只是个运水的,那就说你的标准不行。以至于最后农夫山泉输得很惨。

  由农夫山泉的教训我们可以看出,战略思维需要全方位的思考能力。要想把企业搞好,领导者不能只了解企业的小环境,还要了解社会的大环境,以及这个环境对企业提出的要求。这样才是全局思维,才能全方位看问题。

  全局分析的目的是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找方向,找根据。比如我们现在提到房地产问题,应该怎么来看房地产?房地产到底还能存在多少年,值得做下去吗?我认为,房地产行业是死不掉的,只要有人没房子住就会有房地产行业存在。关键是我们要认清房地产行业现在所处的阶段,是一个大发展阶段,还是一个逐渐衰退的阶段。

  中国的房地产存在两个问题,价格高,空房多。因为当年推动房地产发展的出发点就有问题。当时计划经济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过度,提倡让老百姓自己拿钱买房子,把计划经济时期国企职工手里攒的钱消费一下,带动房地产市场。所以当时搞了三项改革,一个搞房地产改革,一个教育改革,一个医疗改革。有人买不起怎么办?没关系,银行给你提供钱,叫你来买,买完你来还债。但是没想到国企接连破产倒闭,有些人生活都成问题,怎么还能还贷?于是,房地产商就把这些折合进购房成本中,使得房地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种思维只看到开局没有看到终局,我们称之为终点思维,也叫结果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多是终点思维。终点思维的好处是简单省事,事前不考虑那么多,什么事先干起来再说。我们现在很多企业研究管理学也是起点不考虑那么多,只有起点战略,没有终点战略。只考虑我怎么进入这个行业,而不思考我在这个行业能做到什么程度。

  比如,某开发商手里有一块地,所以就去做房地产,但他没有想到入行以后怎么办,要做到什么程度。这种终点思维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具备扭转乱局的能力,一旦出现不好的结果只能是听之任之。

  再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我那么信任他,可是他辜负了我的信任。”这也是终点思维。这种人没有能力去驾驭过程,问题出现了以后才去找方法,结果只能是问题出现以后听之任之,自认倒霉。

  还有,老百姓生病后总会说“砸锅卖铁也要治”,这也是一种终点思维。因为他们平时不习惯检查身体,结果生了病就是大病,没法治。

  与之相反,西方人重视起点思维。起点思维也称为目标思维,就是在一件事还没干之前就先想好要怎么干,未来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而且西方人看重终局,强调我最终要得到什么东西。

  所以,一个完整的战略首先要研究起点,有起点思维;然后研究过程,有过程思维;最后还要有终局思想,研究终局,研究最终要做成什么样。战略思维既要研究布局,也要研究终局。研究终局就是研究未来,然后根据设定的未来进行布局。战略思维就是在起点思考终点,拿终点的结果对起点提要求,提标准。研究从起点到终点的发展过程就是研究如何布局,按照将来的结果规划当前的工作计划,规划工作步骤,规划企业的组织架构等等。这样思考问题才能兼顾全局。

  领导企业不仅要看到起点和终点,还要看到三个局:个人内在的目标局,外在的机会局以及企业内部的能力局。三者之间平衡发展构成企业发展的铁三角。比如说一个企业发展首先要研究成长方向,规模做多大,这是目标局;市场在哪里就是机会局;企业和员工的能力是什么,内部管理怎么升级,战略怎么调整,竞争策略是什么,在对手面前采取怎样的措施,这就是能力局。所以说我们研究战略,从外部来看是做什么市场,业务怎么做,采取什么模式;从内部来看是我们的目标怎么定;从企业发展来看,我们组建什么团队,我们的管理模式是什么。综合考虑就是全局思维。

  因此,全局思维不仅要求领导者去看企业自身,还要看社会、看环境、看市场、看时代,要对新的经济环境有所认识。只有整体考虑,你才能明白自己的整体方向是什么,整体策略是什么,能力目标是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核心资源是什么。然后,你才能用目标去引领企业的发展方向,用机会去把握企业腾飞的关键,用能力去支撑企业未来的发展。

  著名战略专家李江涛教授应用复杂系统理论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创造性提出企业改造计划,专注于战略研究,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着力于现代企业的改造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