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竖一
霾的诸多严重危害,日益为亿万羲黄子孙所熟知。然就全局来看,被霾伏击的地域越来越广,甚至在不少省市肆虐的时间日益增多。
但是,正像2016年11月19日新华社有关新闻所指,连日来,山西太原持续出现重污染天气,AQI指数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一路领先”。中国环保部11月18日通报称,在此次重污染天气应对中,太原未及时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在环保部督查组的敦促下才发布黄色预警。事实上,包括太原市在内的一些地方,面对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不及时、不主动的问题并非个案。
而且,不少地方一旦遇到霾伏击,会千方百计地推卸或减轻其政府责任,并不遗余力地将老天爷和社会等方面视为霾伏击的罪魁祸首。
一些地方之所以如此,“根本上还是没有将群众利益真正放在心上、落到实处”。
然而,据2016年11月20日《西部商报》报道,今日起,兰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此次限行范围扩大到城内四区,对市民生活产生一定影响。为此,兰州市人民政府昨日发布《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市政府将采取免费乘坐公交车、增加公交车次和延长公交车运行时间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限行给广大市民带来的不便。同时,市政府向广大市民表示深深的歉意,也希望大家给予理解和支持配合。
显而易见,兰州旨在治霾的一系列举措,尤其是该市政府向广大市民致歉的态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实际上,2012年以来,兰州市从顶层设计、科学治污、落地实施抓起,把大气污染治理推向一个新阶段,而且退出了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行列,闯出了一条重污染城市的治霾新路子。2014年8月,环保部在兰州市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座谈会,介绍推广“兰州经验”。在2015年的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兰州获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秘书处等机构联合颁发的“今日变革进步奖”。
换言之,让几百万兰州人颇为自豪的“兰州蓝”,是跟当地党委政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践行密不可分的。
据2016年11月20日央广网报道,面对连续19天的污染天气,兰州市政府之前已经实施了11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其中包括党政机关公务车辆停运一半等。
综上所述,笔者罗竖一认为,兰州为全中国治霾树立了一个标杆。也就是说,官方治霾既要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承担起政府责任,又要积极地推出切实有效的举措,而时刻“将群众利益真正放在心上、落到实处”。(文/罗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