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要回我的六页家书!


  党波涛 

家书抵万金。请捡包者归还88岁老人手写的六页家书!其他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要回我的六页家书!

 

11月22日下午3点多,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陕西的。直觉告诉我,这个电话应该是某位党氏宗亲的。接听电话,果然是党家人。他说他今年88岁了,家在西安,名字我没有听清楚。他说自己从1990年开始研究党氏文化,编撰党氏家谱,整理了很多资料,想发给我。

 

他是在《党氏家族报》上看到我的名字和联系电话的,于是就打了过来。他的声音洪亮,底气很足,不像一个88岁的老人,可他的听力明显有问题,我问了几次他的名字,他都没有听清楚。他要我的地址,我说报纸上有,他看到了。又问我邮编,我重复好几遍,他才记下来。

 

11月28日,周一上班,我收到了这位88岁宗亲的挂号信,信封落款名字为党锡璋。我迫不及待打开,里面有手写书信六页、照片八张、悬谱轴影对联复印两件、墓门石刻对联复印一件、羌族党氏列祖列宗世系源流史和续。

 

我一一打开,浏览一遍,然后就认真读起他手写的六页书信。老先生显然传统文化修养比较深厚,他的信纸是竖格稿子,由左向右书写。每个字都很认真、工整。信中他谈了自己是怎样从参加西安大会的宗亲手中拿到《党氏家族报》等资料,然后谈到自己对党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心得体会,尤其是想参与到全国党氏文化研究中来,与各地的宗亲进行交流,请教一些问题。

 

晚上,我把这封信带回来了家,又认真拜读了一遍,被党锡璋老人的家族情怀感动。29日早上,我就把这封信装进手提袋里,准备带回办公室抽时间打出来,可是半路上手提袋掉了,我钱包、银行卡、各种证件都在里面呢!

 

赶快返回去,但没有找到。跑到派出所,报警了,警察帮看视频,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发现包掉在哪里,谁捡走了。我后悔不迭,欲哭无泪,钱包什么的都可以不要,但党锡璋老人的手写六页书信感到很可惜。但愿捡包的人能够把这封信和其他文件资料还给我。

 

一整天,我都在想着这件事,想着这封信,想着丢失的家族研究资料。我在武汉市公安局的平安武汉上留言寻找,我在各种网站上发帖寻找,我还到丢包的沿路贴寻物启事,我还求助了最有影响力的武汉媒体《楚天都市报》。记者专门采访我,询问相关信息。今天,《楚天都市报》刊发了我寻找“家书”的消息。

 

我一次次祈祷,祈祷属于整个家族的“家书”和重要资料能够回来!捡包者,你可以把钱留下,把移动电源等其他东西留下,但请你把我们的“家书”和资料归还给我们。如果你愿意出面,就请你按照这个地址快递或邮寄给我们: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党波涛收 15391559533。我代表我们家族谢谢你!

 

《楚天都市报》报道如下:

大学老师急寻六页“家书”
是八旬爹爹从西安寄来的家族史研究成果
 

   楚天都市报讯 洪山区党先生反映,昨日一早,他上班途中,将一个斜挎包弄丢。包里除现金、购物卡、个人证件外,还有封很特别的信,他希望能找到这封信。
   党先生今年41岁,是湖北一所高校的教师。昨日早上7时左右,他骑着电动车,从洪山区绿汀雅境小区出发,前往位于卓刀泉附近的学校上班,黑色斜挎包就放在电动车踏板上。到达卓刀泉邮政支局时,他发现斜挎包不见了。一路回头寻找未果。他报了警,可电动车踏板前方有挡风棉衣,调看沿路监控时,他也没看到包具体掉哪儿,被谁捡走了。“‘家书’抵万金,我真是愧对党氏家族的人啊。”党先生说,他和好几百个同姓族人都在研究家族的起源和发展。前日,西安一位88岁的党姓爹爹联系上他,并寄了一封信给他,共6页纸,全是手写的,是爹爹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都是关于党氏家族的。
   收到信后,党先生非常兴奋,这封信对他们的研究非常有帮助。他当即在宗族QQ群里分享了收到“家书”的喜悦,同时,承诺晚点打印出来上传。可还没等到打印,信就弄丢了。
   党先生说,斜挎包里有近2000元现金、银行卡、证件和一些购物卡,这些他都可以不要,“只希望‘家书’能快点找到,这对我真的太重要了。”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曼英


推荐阅读

 

中华党氏文化研究会名单

给中华党氏文化研究会的一封信

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

说说党家村的家训(上)

说说党家村的家训(下)

 

让党氏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党氏!党氏家族报微信公众号(微信号dangshijiazubao),中华党氏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中华党姓文化历史的挖掘与传承。关注党氏家族报微信公众号,党氏各种活动信息早知道。投稿请发至《党氏家族报》编辑部邮箱:[email protected]。如果想了解更多请点击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