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的最终发车时间终于正式确定。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联合宣布,正式启动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相关股票交易将于12月5日开始。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深港通将给投资者带来什么?不少市场参与者期待的是,深港通的通车会给股市带来增量资金,构成实实在在的利好,从而从整体上提振市场信心。
然而,投资者这样的期望过于一厢情愿。诚然,深港通通车之后,在短期内,确实可以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预期,为市场注入一定量的增量资金,给整体上萎靡的市场情绪带来一剂“兴奋剂”,但是,这种流动性预期是非常有限的,给市场所带来的“兴奋剂”提振作用也不会太大。
部分投资者会将其类比沪港通的通车。沪港通开通,对当时的股市起到了明显的助涨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市场杠杆资金的全面激活,而杠杆资金的活跃,直接助推了股市的上涨。不仅如此,由于沪港通推出之时,正值一轮大牛市期间,市场整体上处于“放大利好,缩小利空”的氛围之下,使得当时沪港通的开通被作为利好而炒作放大。
然而,当下的市场环境较之沪港通通车之时,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管理层进行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去杠杆化”、“去泡沫化”行动之后,场外配资业务遭到了大幅清洗,场内融资业务也一度萎靡不振,当下的杠杆资金不再活跃,因而,当下深港通的开通无法激化杠杆资金,也就起不到直接助推股市上涨的作用。
此外,随着年内养老金的入市步伐临近,目前的市场点位,大致上处在价值投资区域以内。在此背景之下,当下的市场整体上处于“缩小利好,放大利空”的氛围之下,使得当下深港通通车对股市的利好作用很有限。
深港通开通后,在短期内对股市的利好作用有限,但是,并不意味着在长期内亦如此。恰恰相反,深港通通车对股市的长远战略意义远远要大于当下的实际影响。
首先,深港通的落地,其运行规则一定会在沪港通的基础之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修复沪港通通车之后的潜在漏洞。随着深港通的正式通车,将会有利于深市学习香港股市的成熟制度机制,加快两地市场的交易模式趋于融合。
其次,如果说2014年开通的沪港通是国内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一步,那么,深港通将成为A股市场国际化的加速器,进一步促进A股估值体系和投资风格的国际化。
最后,将会有助于人民币纳入MSCI指数,形成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动力,甚至将两地市场的国际影响力抬高到一个新的高点。
作者:李勇(中兴汇金高级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11月30日香港《文汇报》,原标题《深港通谋局长远促进A股国际化》,同时发表于《和讯财经》、《同花顺财经》、《搜狐财经》等网络媒体。
香港《文汇报》文章链接地址:http://pdf.wenweipo.com/2016/11/30/a13-113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