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有贪恋,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编者按】当今社会,节奏加快,经济上升,人心下沉(信仰缺失,人心叵测);贪欲膨胀,希望一夜暴富,“走捷径”,制假售假者数量颇众,甚至于不惜犯罪----------,当以为止(应该停止这样的“自以为是,自私自利”思维)。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佛教以为“渡是说帮助别人,意思很广泛,总的方向是成佛,应为时间万物都有佛心,都可以成佛.”儒家从教育观念上说,注重品行培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的。其思想的核心为“仁”,主张要有“仁爱”之心,用“仁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儒家教育思想也能体现出“仁爱”思想。为了达成仁义道德,不惜舍生取义----------!窃以为:人生苦短,欢寡愁殷(欢乐的日子少,愁苦的日子多)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行善积德,尤其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我们可以“舍身取义”!
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 你存了多少了?
惜福(资料图)
文:恒浩法师
我们今天总说缺钱,找不到工作,但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钱在哪里,工作在哪里。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福报,福报卡里就没有积蓄,所以我们才会缺乏钱财。
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偷懒就偷懒,心想既然工资已定,就不需要这么卖力。这就是没有看到本质的表现,其实只要你在工作上努力奉献了,所有的价值都会存在自己的福报卡中。人活在表面世界最吃亏,你永远不知道奉献会给你创造什么因缘,不知道奉献会给你带来什么福报。不停地给,不要有贪恋,心中的贪念就是贫穷的种子。
总有些人怕吃亏,所以到处捡便宜,只要有捡便宜的心,就可以直接断定这个人没有前途。所以教育孩子时,一定不要培养他捡便宜的习惯,要教他在一点一滴中付出的习惯,因为宇宙的规律就是等价、等值的交换。人只要能奉献,内在就会生出一种伟大的力量,当你觉得自己很伟大的时候,还要别人赞美干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总是去计较,总是觉得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舒服,那自然会越活越渺小,只有奉献的人生才会越来越美好。
无私的人永远不要亏欠来到我们身边的任何人,只要有这个思维,坚决不亏欠。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亏欠别人,因为一旦亏欠就亏欠了我们的前途,所以宁愿吃亏也不亏欠。
无论我们为谁干活都不要偷懒,要像跟自己干活一样认真对待。佛法教导我们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世界太奥妙了,真的就在一念之间,世界就改变了。有爱的人和无爱的人世界就不一样;无私的人和自私的人差别太大;成就众生的人和利益自己的人,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或许他们曾经相伴而行,但最终,一定会产生差距。
为什么会产生差距呢?最大的障碍就是自私。当一个人只要停在“我”的念头上,我的待遇,我的位置,我的什么,就这样一念的停滞,人生也就停止了,等回过神来,别人早就到另一个境界了。所以我们要用心,要奉献,要把世界当成自己的,地球当成自己的,公司当成自己的,用心活在人间,保证会活得很好。千万不要有对立的想法,如何能够偷懒,如何能够捡便宜,这些念头都是在自欺欺人,最终害人害己。
原贴地址:http://www.gushaohua.com/thread-528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