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中国民营医院萌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2001年9月中国开放医疗市场以前一直处于小规模发展状态,2001年9月中国正式开放医疗市场后,民营医院才开始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发展。
上市,正在逐渐成为一些有追求有眼界有实力民营医院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年会的一个大主题是“拥抱变革”,冯仑在年会上演讲了“未来是什么”,并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联盟要做的事,就像人体器官一样。首先要长脸,加强品牌建设,将莆田系医疗打造成为专业、可信赖的品牌;第二要挺胸,要行得正、坐得直;第三是要坐得稳,要有实力;第四脚步要矫健,要走得快。”开放、共享、平台化、标准化……这些都成了年会上的高频词。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银行总行在现场与医健联签下百亿授信协议。
在当今形势下,面临行业激烈竞争,民营医院要想做强做大市场份额,寻求上市就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比如爱尔眼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一些具备精准定位、领先模式、精干团队的民营医院如果眼界放宽,格局放大,就容易赢来成功的机会和灿烂的钱景。但不可否认这期间同样存在不少风险,要知道,上市前的资产重组、中介机构顾问费等,都是不菲的支出。如果引入创投等财务投资者,还将面临股权被稀释、经营战略可能被更多人控制或改变的风险。
有道是,“股市如战场”,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民营医院在准备上市时必须首先看清自己的“心”,医院的实力有多少?上市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融得资金,还只是想要提升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等。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上市不是想当然的事情,不管是上市方式还是上市途径,民营医院都必须进行理性而谨慎的权衡,在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等专业机构协助下综合评估选择。通过自助、互助、他助,谋求医院在全新变化格局下更智慧地布局和行事。而必须明确的原则是:上市就是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截止2016年6月,全国民营医院已达15303家,民营医院已经占到医院总数的53%,超过公立医院2000家,但民营医院总资产不及公立医院的1/10,市场占有率却不高,床位数为103.5万张,仅占医院床位总数的19.4%,今年1—6月,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达15.7亿人次,其中民营医院仅有1.9亿人次,公立医院高达13.8亿人次,民营医院的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12%,去民营医院看病的人次不到公立医院的1/7。
上市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希望之路,是戴着镣铐起舞,沉重中带着规范。
上市能为民营医院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不差钱”,更多的还在于其后的品牌、发展等连锁效益,这些效益比之金钱更加迷人。但迷人背后,我们也仍无法忽视上市的风险,相比非上市民营医院,上市民营医院所要履行的义务,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无疑更多,暴露在公 众视线之下的上市民营医院们必须能经受住各方的监视甚至拷问,惟其如此,医院才能走 得更好,走得更远。
由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老师领衔挂帅的国内知名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通过服务国内外众多医疗单位,积累了丰富的品牌营销实战经验,现总结有关原则如下:
一、上市为民营医院带来的效益
上市能为民营医院带来的效益,从狂热的追逐者的身上已可见一斑。
钱自然是首要因素,但不容忽视的是,上市也是民营医院建立现代化民营医院制度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发展、治理、激励等的效益更具长远意义。
1、融资效应
上市为民营医院建立了直接融资的平台,有利于民营医院改进资本结构,提高民营医院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增强民营医院的发展后劲。直接上市融资的优势在于:资金可以长期使用,不用还本付息,成为民营医院经营长期的资金来源;在发行市盈率高的情况下,发起人的 融资成本是很低的;降低民营医院的负债比例,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2、财富效应
不管是世界的富翁排行榜,还是中国的富翁排行榜,那些跻身排行榜中的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大部分的资产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民营医院一旦实现上市,就 可以给原始投资人带来双重收益:第一是账面收益;第二是原始投资人转让股票等方 式带来的收益。
3、品牌效应
民营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民营医院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增加民营医院的形象品牌 竞争力,有利于获得消费大众的好感,改善公共关系。
目前,有公立医院正在进行着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比如青岛有三家公立医院引入上市公司等,民营医院如爱尔眼科通过上市大大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 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而这些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是成为医院品牌最宝贵的财富。
4、发展效应
上市有利于医院进行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为医院发展壮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 径。换股收购、定向增发、要约收购等规范的资本市场操作方式,都大大的增强了收 购方对于被收购方的吸引力。
5、治理效应
上市有利于医院建立现代民营医院制度, 规范民营医院的运作和管理,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为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引入良好的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
6、激励效应
上市后,医院可利用股票期权计划实现对管理层和员工的中长期激励,增加医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此外,上市后医院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都会得到提升,对医院的信心也大为增加,不仅能稳定现有的员工,同时也有利吸引人才的流入。
二、上市使民营医院面临的风险
有人说,上市对民营医院而言就是“裸奔”,身材好坏一目了然。
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民营医院所必须承担的就是暴露,这种暴露不仅包含民营医院的每一个决策,更包含参与决策的每一个人。而一旦民营医院无法恰当驾驭,风险必将比收益更“惊心动魄”。
1、控制权的消弱
医院上市,其实质是通过出让医院股权来获得投资人的资本投入,因此,也多少 会使得原有的股东对医院持股的比例下降,导致原有股东对民营医院控制权的消弱。原有的股东从单纯控制民营医院或对民营医院的绝对控制,转化为相对控股。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上的并购压力,使民营医院向公众发行的股票面临被收购方收购 的可能, 从而发生与原有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的争夺, 甚至使收购方取得医院的控制权。
2、成本风险
医院上市不仅是一个融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付出成本的过程。成本主要来自 三个方面:医院为满足上市的条件而花费的成本,主要有资产债务重组的成本、雇佣职业经 理人的成本、为满足医院业绩要求而增加的前期财务成本、规范医院治理结构建立的成本等; 医院为上市而花费的直接成本,包括投资银行的财务顾问费用、保荐人和主承销 商的保荐费用、律师事务的法律顾问费用、会记事务的审计费用、证券监督部门缴纳的审核费用、向交易所缴纳的上市费用、媒体公告费用等。这些费用大部分都是在公司获得成功融资之前需要由民营医院支付的;民营医院为了维系上市而花费的费用,包括每年需要向交易所缴纳的上市费用、聘请 常年法律顾问和审计师的费用、为满足上市要求的变化而花费的费用,这些费用的付 出,增加了医院的成本,也是每一个上市的医院应当合理测算的。
3、监管的增加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各国立法机构都制定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对民营医院上市行为 进行监管,并建立了包括证券监督机构、证券交易所、投资者诉讼在内的一系列监管 体制。上市民营医院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应付监管,建立复杂的民营医院治理机构、花费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披露、建立内部和外部的监察体系,一旦出现问题,还需 要聘请律师和专家进行解释和应对。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调查和诉讼,甚至可能 导致民营医院破产。
总之,民营医院上市引起的监督管理增加,也是民营医院上市的重要风险。
4、商业信息的暴露
每一个上市民营医院都需要披露大量的信息,出于保护投资者的目的,监管要求上市 民营医院对公司的重大信息进行披露,包括对重要的财务数据、重大交易、股本变化、盈 利和预算等进行公开披露,这样一来,一些不便公布的商业信息也会被公开,一旦被 竞争者知道,可能会给民营医院造成不利的影响。
5、道德风险
民营医院作为一种组织法人, 同样具有道德属性。 道德风险也是上市民营医院必须面对的,特别是对民营医院而言, 因为生产商品的特殊性,其所面临的道德监管和拷问也更多。而除了民营医院产品质量带来的风险外,医院实际拥有者和经营者的个人道德也决定了医院的道德属性。近年来,上市民营医院高官“落马”的消息屡有传出,转瞬间就将民营医院长 久努力树立的形象毁于一旦。
三、民营医院上市必须思考的问题
1、代金销售问题
宣传夸大、代金销售差不多是现在所有民营医院都会采用的销售方式,即便是临床学术推 广,也有很严重的商业贿赂问题。这种灰色营销模式,备受监管层关注,故对上市审 核中的负面影响极大。
2、收入确认问题
该问题与销售模式相匹配,收入确认的具体原则是否恰当会引起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
3、较小的固定资产获取较大盈利问题
专科医院盈利空间相对比较大,但是其较小的固定资产如何获得较大的盈利, 这些问题需要向发审部门解释清楚。
4、原材料成本与保障问题
当前,原材料价格在不断上涨,但原材料的供应是否能够跟上,中成药、保健品 药的药品来源及药品品性保障问题等是否安全、环保等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5、产品的多样化与盈利性的矛盾问题
一般来讲,医药医疗都是专一品种与销售的盈利组合,毛利率也较高。但如果要 跳出单一模式,尝试产品的多样化,对于盈利方面是有矛盾的,因为每一个产品的生 产线、设备、原料都会发生改变,这将对盈利造成影响。
6、行业监管调控问题
医疗行业监管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政府从医疗服务定价、税收等多方面的调控与消费者的诟病,再加上药品安全性、质量问题等。上述问题难免被监管层纳入到上市的考 虑因素中。
7、财务规范问题
部分民营医院财务相当混乱,代金销售必定会产生白条,而与其他行业相比,规 模、产品定价都一样的情况下,销售费用高等问题,都给财务带来难题。
8、药品价格下降问题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下,药品价格频频下降,从而影响到民营医院的业绩。
9、募资投向等问题。
不过PE人士指出,目前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在获取医疗资源上地位并不等同,要投,会倾向于盈利稳定的民营专科医院和高端医疗机构。
下面为叙述方便,就以医药企业为例做些分析:
四、民营医院上市的主要方式
1、直接上市:是指企业以自己的名义向投资人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且该股票在公开的证券交易所流通转让,即先注册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然后经过证监会批准后,在拟上市地公开发行普通股。直接上市往往能够最大程度的募集到资金,主要方式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
● IPO:Initialpublicofferings(首次公开募股),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医药行业选择上市的企业非常多。
2、间接上市:是指企业借助其他企业,以非本企业身份的过渡形式达到上市目的。其优点是成本较低、时间较短、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不受限制;缺点是风险大、技术操作性极强、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间接上市适宜于高速成长的医药企业,主要方式包括买壳上市、借壳上市等。
● 买壳上市:亦称后门上市或反向收购,是指非上市公司购买一家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来取得上市的地位,然后注入自己的有关业务及资产,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一般而言,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的较佳选择,因为其受所有制因素困扰,往往无法直接上市。
● 借壳上市:是指一间私人公司透过把资产注入一间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通常该壳公司会被改名。
3、其他方式:主要指以发行存托凭证形式进行上市融资,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美国存托凭证(ADR)。
五、民营医院上市的主要途径
医药企业在选择上市途径(地点)时,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定位,还要对不同证券交易所和市场投资者的比较优势进行评估,从而选择市场收益大而需要付出的资源相对少的上市地点。
1、境内上市
●主板上市:主板市场是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主板上市又称为第一板上市。
●中小企业板上市:2004年5月27日正式在深交所启动。中小企业板并非创业板,与创业板相比,其门槛仍较高,是主板的一个板块。目前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医药企业大多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医药企业,如京新药业、双鹭药业、沃华医药等。
●创业板上市: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2009年10月23日启动,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目的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在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个企业中,医药企业就占到了6个,分别为:乐普医疗、爱尔眼科、红日药业、莱美药业、安科生物、北陆药业。
●新三板:新三板市场定位于为创业过程中处于初创阶段的高科技企业筹资,解决其资产价值评估、风险分散和风险投资股权交易问题。目前,登陆新三板的医药企业规模都比较小,通过新三板转板成功的医药企业就包括第一批登陆创业板的北陆药业。
2、境外上市
●香港上市:相较于内地,香港证券市场较国际化,有较多机构投资者,海外投资者的成交额更占总成交额逾40%,不过在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声誉上逊于在美国上市。我国在香港上市的医药企业以制药企业,尤其是传统中药企业居多,如神威药业、中国制药等。
●美国上市:美国资本市场是中国医药企业海外融资的最佳选择,原因有:美国资本市场市值占全球资本市场总市值约一半,市场容量大、流动性强、资源有效配置;中国公司能够在美国上市,也是对其行业成就和雄厚实力的有力证明。我国在美国上市的医药企业有先声药业、圣火药业等。
● 新加坡上市:中国民营医院境外上市,就比较优势而言,新加坡上市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新加坡与中国的文化背景有相同之处,易于沟通;与香港股市 相比,新加坡的市盈率要高;新加坡实行新的上市准则,对利润指标没有硬性规定,鼓励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去新加坡上市筹资;新加坡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费用相对较低的一个地方。我国在新加坡上市的医药企业有四环医药等。
●其他:除了香港、美国、新加坡外,我国医药企业境外上市的选择还有很多,东京证交所、韩国证交所、德国证交所、英国AIM市场等都可列入考量名单。
六、不同上市途径的比较
不同上市途径(地点)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从成本角度看,不同交易所由于上市条件、监管规则、交易规则等的不同,引起上市的交易成本不同;从收益角度看,不同交易所所属国家的资金供给量不同、交易所的品牌效应不同,造成企业通过股票发行所获取的溢价收益也不同;从企业发展战略看,在不同交易所发行,对企业的战略形象、国际知名度影响也有别。
1、境内外上市占优因素比较
境内上市占优因素 |
股票价格 |
境内发行价格是境外2-3倍 |
上市成本 |
境内是境外的1/3 |
|
上市效应 |
境内有更好的品牌效应,激励效应,发展效应 |
|
文化制度 |
更熟悉境内的文化制度,沟通方便 |
|
后续管理 |
境内上市后续管理方便、成本低 |
|
政策导向 |
境内上市能得到国家、地方政府更大的支持 |
|
再融资 |
境内上市在融资价格高,手续简化 |
|
境外上市占优因素 |
上市成功率 |
境外上市由证交所决定,境内审核成功率85% |
国际化 |
境外上市能提高国际化程度,能利用国际资本 |
|
前期规范成本 |
境外上市前期规范成本低 |
|
双方各有优势因素 |
上市进度 |
境内需发审委审批,境外需证监会出无异议函 |
股权转让 |
境内有锁定期,但转让方便;境外无锁定期或锁定期短,但转让麻烦 |
|
规范成本 |
境内近期规范成本高,但长期有利;境外近期规范成本低,但长期可能不一定有利 |
|
|
|
|
2、境内外上市任职效果比较
项目 |
上市前 |
境内发行 |
境外发行 |
境内上市 |
境外上市 |
发起人股本 |
1亿股 |
||||
新发行股本 |
无 |
3千万股 |
|||
总股本 |
1亿股 |
1.3亿股 |
|||
发起人控股比例 |
100% |
76.92% |
|||
每股盈余 |
0.3元 |
0.3元 |
|||
市盈率 |
无 |
25倍 |
10倍 |
50倍 |
12倍 |
每股价格 |
1元 |
7.5元 |
3元 |
15元 |
3.6元 |
每股净资产 |
1元 |
2.5元 |
1.46元 |
2.5元 |
1.46元 |
发起人财富 |
1亿元 |
2.5亿元 |
1.46亿元 |
15亿元 |
3.6亿元 |
企业总价值 |
1亿元 |
3.25亿元 |
1.9亿元 |
19.5亿元 |
4.68亿元 |
|
|
|
|
|
|
3、中国企业在不同市场的发行成本比较
费用类别 |
中小企业板 |
香港主板 |
香港创业板 |
纽交所 |
纳斯达克 |
英国AIM市场 |
上市初费 |
3万元 |
15-65万港元 |
10-20万港元 |
400万元 |
10万-40万元 |
20万元 |
承销费 (筹资额的比例) |
1.5%-3% |
2.5%-4% |
4%-5% |
8% |
6-8% |
3%-5% |
保荐人费 |
200万元 |
200-400万港元 |
100-200万港元 |
1500万元 |
1000万元 |
500万元 |
法律顾问费 |
100-150万元 |
100-250万港元 |
100万港元 |
300万元 |
300万元 |
300万元 |
会计师费 |
100万元 |
150-250万港元 |
70-150万港元 |
400万元 |
400万元 |
350-400万元 |
总成本 (筹资额比例) |
4%-8% |
15%-20% |
10%-20% |
15%-25% |
15%-25% |
15%-20% |
4、中国企业在不同市场维持上市的成本比较
可预测费用 |
中小企业板 |
香港主板 |
香港创业板 |
纽交所 |
纳斯达克 |
英国AIM |
上市月/年费 |
0.6-3万元/年 |
14-119万港元/年 |
10-20万港元 |
400万元/年 |
28-400万元/年 |
5-7万元/年 |
保荐人顾问费用 |
双方协定 |
20万元港元 |
30万港元 |
800万元 |
800万元 |
100-150万元 |
法律顾问费用 |
10万元 |
60-100万港元 |
40-100万港元 |
200万元 |
200万元 |
100-150万元 |
会计师费用 |
30-40万元 |
100万港元 |
60-100万港元 |
150万元 |
150万元 |
150万元 |
信息披露费(含印刷、上网) |
12万元 |
30-50万港元 |
30-50万港元 |
50-100万元 |
50-100万元 |
50-100万元 |
总计 |
约60-100万元 |
224-389万港元 |
130-300万港元 |
约1600万元 |
约1230-1600万元 |
约400-600万元 |
于斐老师,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召集人,《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保健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首家省级品牌学会重庆市品牌学会专家委员。
二十多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几十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实战培训、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国家商务部向海内外唯一推荐的知名实战型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老师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几十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欧洲时报》、《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时报》、欧盟-中国经济合作组织(CEEC)、《环球时报》、《香港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于斐老师微信:yufei-1966; 于斐认证微博:@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
联系电话:013906186252, 网址:www.lgzhiyang.com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