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嵊州道路:“三产兴市,人文耀市”和人文绿色城市


     嵊州,是浙江省绍兴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浙江中部偏东,曹娥江上游,东邻奉化和余姚,南毗新昌、东阳,西连诸暨,北接上虞,全市总面积1784.43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早在秦汉时就建县称剡,唐初曾设嵊州,北宋年间始名嵊县,至今已有2150多年历史。嵊州是越剧故乡,风景如画、人文荟萃,有书圣故里、天下第一瀑、绍兴温泉城等,特色产业有厨具、仿古木雕、竹编根雕、领带茶叶等。

那么,面向未来,新形势下的嵊州走什么道路更加合适呢?本文从经济基础、产业特点、人文底蕴、城市战略、城市定位、城市主导经济和城市走向等方面谈些浅见,旨在探索真知、创新实践:

一、确立“三产兴市,人文耀市”城市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从外围看,产能大量过剩、供需错位(中央已提出供给侧改革)、贫富严重分化、聚贫于民(财富集中在3%的人手中)、制造业被绑架、领航品牌今非昔比等已是我国当前存在的头等重大问题,发展总体趋缓。据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周浩的文章《G20峰会:谁来承担改革的代价?》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整体经济的慢速增长已经进入了第九个年头,这已经超出了战后大约7.7年的平均放缓周期,更让大家担忧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看到经济有明显的复苏势头。”显然,和其他地方一样,嵊州也受到外围影响。

从内围看,嵊州是劳动密集型城市,依托制造业撑起嵊州经济。在我国目前发展趋缓和嵊州工业的现实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寄全部希望于工业强市,那么,嵊州以后的路就可能越走越艰难!嵊州现在的主要优势是厨具行业,在人文旅游领域又有一定基础:如名人王羲之、马寅初、刘文西等,越剧艺校、越剧博物馆、越剧发源地等(越剧小镇正在启动),万年小黄山,以《嵊州故事》、《剡西诗刊》等为核心的民间期刊全市已有近10家,旅游景点有百丈飞瀑、崇仁古镇、天兴潭、独秀山、温泉湖、剡溪飘流、葛仙翁庙……人文本无文、名胜本无名,知道的人多了就自然有了文化、有了名声,文化和名声是策划出来的。试想,大家如果能把嵊州策划成花园式城市,再赋予精神文明,那么,打造“人文绿色城市”愿景,我们就实现了一半。

所以,在兼顾工业强市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微调方向,把嵊州放在“三产兴市,人文耀市”的战略高度,应该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之举。这种创举和嵊州市委、市政府眼下的“创卫”工程殊途同归——“创卫”树城市亮丽形象、创城市良好生态,“人文绿色城市”是对“创卫”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二、“人文绿色城市”的品牌定位及城市主导经济

“人文绿色城市”立足“三产”, 是一个以人文旅游影视经济为主导的生态型宜居城市。多年来,嵊州产业经济受原有城市效应及城市高度的制约,难有大跨越、大发展。

人文旅游影视投资是一项系统的长期投入,见效慢但效益持久,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老龄化为特征的中国社会人口与财富结构足以说明人文旅游影视有相当一部分目标群体。结合产业前景和嵊州财政现状,不妨先合力培育好一个点,连点成面,人文旅游影视就有望和一产、二产无缝对接。

三、何谓“嵊州人文经济”?

嵊州人文经济是“魅力嵊州”的内涵外延和价值体现,是在“三个嵊州” 理论启发下形成的概念性成果,没有人文魅力品质就不会有人文经济。因此,要理解嵊州人文经济首先要理解“魅力嵊州”,以及理解嵊州的基础、特色和优势。

延伸阅读:《探索嵊州道路·中国厨具之都品牌建设系列活动策划方案(纲要)》,全案如下:

01活动创意

树立城市新高度,展示城市新形象,引人注目,引来各路才俊,开启“中国厨具之都”人文经济新思路。

注:嵊州是边缘化城市。没有较高的关注度,何来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取决于城市的高度及其战略导向。为此,我们宜重新定位嵊州、微调战略、聚焦产业,让老朋友重新认识,让新朋友不断到来

02活动宗旨

借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之力,打造中国厨具之都的影响力,力推嵊州厨具行业发展,为“三个嵊州”建设添砖加瓦。

03活动意义

⑴推动嵊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厨具供应链交易服务市场。

⑵带动嵊州第三产业,让“三产”和厨具行业联动发展。

04活动目的

成立嵊州国际厨具城,构建以嵊州市厨具行业协会、厨链网为核心的行业营销体系和以华夏经济国际论坛为核心的城市营销体系,让行业和城市共进退,让中国厨具之都更闪耀!

注:嵊州国际厨具城是嵊州国际会展中心的改建单位)

行业营销体系:嵊州市厨具之都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筹)、嵊州市厨具行业协会、嵊州国际厨具城(筹)、嵊州厨都产业研究院(筹)、嵊州厨都文化博物馆(筹)、中国厨具行业协会(筹)、厨链网(筹)、全国厨具企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筹)等。

城市营销体系:嵊州市策划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筹)、华夏经济国际论坛(筹,分论坛:中国厨具供应链合作论坛、XX产业经济论坛、XX学术论坛)等。

05指导思想

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中国厨具之都品牌建设为新起点,以供应链为抓手,力推嵊州厨具行业发展,为嵊州人文经济增添动力。

06指导单位

(待定)

07组织领导

(待定)

08主管部门

(待定)

09首席顾问

(待定)

10支持媒体

(待定)

11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工作:成立嵊州市厨具之都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嵊州国际厨具城,围绕企业,多方整合资源,壮大集群效应,树立厨具区域品牌新形象。

嵊州国际厨具城面向生产商(品牌运营商)、材料供应商、配件供应商、模具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和外协件厂家等群体,其楼层的经营版块包括:一楼为国际品牌、国内全国品牌,二楼为地方品牌,三楼为厨房小家电,四楼为零配件。

第二阶段工作:创建厨链网,构建嵊州国际厨具城O2OB2BB2CC2F集成模式,为下阶段推动嵊州成为全国最大的厨具供应链交易服务市场及中国厨具行业中坚力量作准备。

成立嵊州厨都产业研究院、嵊州厨都文化博物馆、嵊州市策划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推出“中国厨具文化展”专题(承办:厨都文化博物馆),发起成立中国厨具企业智库(承办:厨都产业研究院)

第三阶段工作:成立中国厨具行业协会,推动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燃气用具分会调高分会层级、统一品牌形象,和浙江省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嵊州市厨具行业协会从名称上紧密起来,旗帜鲜明,共谋蓝图;中国厨具行业协会筹备小组由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会同行业标杆共同组建,筹备工作由五金协会主持;另起一行,力争中国厨具行业协会落户嵊州,让嵊州有关人士进入中国厨具行业协会决策层,让更多厨具企业插位借力,为嵊州带来便利。

成立后的中国厨具行业协会将推进地方协会组建工作,嵊州市厨具行业协会作为中国厨具行业协会的样板向全国推广。

先成立全国厨具企业联盟(易操作),再成立中国厨具行业协会。

第四阶段工作:推出“中国厨具之都·年度全国厨具企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暨产品科技创新成果展”专题。

在嵊州推出“XX榜·年度影响中国营销进程新锐人物评比暨‘沟通与说服’辩论(演讲)大赛”专题,冠名单位优先在厨具企业中筛选,专题宗旨:打造营销界黄埔军校,吸引营销人来嵊发展;发起成立中国营销人智库(承办:嵊州市策划师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第五阶段工作:创建华夏经济国际论坛(常设机构:秘书处,坛址永久性设在嵊州),集聚人气,打通人脉,建立圈层,凸现价值,提升城市高度,为吸引全国各路才俊制造亮点,为助推嵊州厨具行业乃至嵊州人文经济创造有利条件。华夏经济国际论坛代表嵊州高度。

华夏经济国际论坛的指导单位:(待定);主办单位:(待定);支持单位:(待定)注:本阶段的工作为城市远景,另行单独策划)

12实施要点

⑴嵊州的城市发展战略:三产兴市,人文耀市;嵊州的城市品牌定位:人文绿色城市(“人文”代表城市内涵和产业优势,“绿色”代表城市生态和旅游景观)

嵊州的城市经营策略:强化全国高度,突出嵊州。

⑵一大跨越:从单一发展到联动发展,让产业和城市更紧密。

⑶挖掘寺庙院落、名胜遗址、古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商业价值,开辟人文旅游影视市场新天地,以丰富人文内涵、优化城市生态、增强名城效应、提高城市品位、加快嵊州和关联城市互动融合,推动嵊州走“工业强市,三产兴市;人文耀市,品质立市”的特色化道路。

⑷做好城市精神文明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策划这次大型系列活动的前奏和基础保障。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孤立地考察中国厨具之都背后的厨具行业,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嵊州全景、国内大势以及主流消费群体,要充分认识在外嵊州成功人士在全国各地的力量,团结他们,共建“三个嵊州”。

⑸厨链网的寓意:做价值链和供应链;厨链网的定位:全国最大的厨具供应链交易服务市场。厨链网依托嵊州国际厨具城开展工作,是一家b端资源整合网络平台,资源基本规划:产品(厨具)、人才、物资、物流、金融、合作等;凡网站注册会员均可在厨链网进行资源整合。厨链网绕开了同质化竞争,避免以卵击石,和天猫、京东等网络大鳄短兵相接。

⑹行业营销体系设在嵊州国际厨具城,利于展开工作;营销体系各单位各平台的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CI体系等另行设计;品牌传播渠道:新媒体营销、平台营销、专题营销、事件营销和人际(口碑)营销等。

⑺由嵊州市委、市政府领导这个重大工程,让四方来宾看到嵊州党委政府的执政智慧、改革决心、合作诚意和开拓力度,有利于策划工作全面铺开,有利于政工宣传与时俱进,政工宣传给力,政治影响就会深远!

⑻如何向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借力、如何取得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如何凝聚嵊州各界人士和在外嵊州成功人士的力量是这次系列活动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基于以上浅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就要看准方向、做好规划、做对事情、驾驭变化、不打乱时间人脉节点,在动态中提高胜算。经费来源:政府拨款、民间投资。

⑼策划华夏经济国际论坛、影响中国营销进程新锐人物评比专题,重在“整合资源,壮大发起(合作)单位阵容,凸现平台差异化和价值,借力发力,强化嵊州全国高度,做好城市建设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华夏经济国际论坛向博鳌亚洲论坛看齐;借鉴三亚“美丽”经验,发展厨都嵊州和人文魅力嵊州。

13有关理念

⑴确立“三产兴市,人文耀市”城市发展战略和“人文绿色城市”品牌定位的可行性分析:

从外围看,产能大量过剩、供需错位(中央已提出供给侧改革)、贫富严重分化、聚贫于民(财富集中在3%的人手中)、制造业被绑架、领航品牌今非昔比等已是我国当前存在的头等重大问题,发展总体趋缓。据德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周浩的文章《G20峰会:谁来承担改革的代价?》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整体经济的慢速增长已经进入了第九个年头,这已经超出了战后大约7.7年的平均放缓周期,更让大家担忧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看到经济有明显的复苏势头。”显然,和其他地方一样,嵊州也受到外围影响。

从内围看,嵊州是劳动密集型城市,依托制造业撑起嵊州经济。在我国目前发展趋缓和嵊州工业的现实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寄全部希望于工业强市,那么,嵊州以后的路就可能越走越艰难!嵊州现在的主要优势是厨具行业,在人文旅游领域又有一定基础:如名人王羲之、马寅初、刘文西等,越剧艺校、越剧博物馆、越剧发源地等(越剧小镇正在启动),万年小黄山,以《嵊州故事》、《剡西诗刊》等为核心的民间期刊全市已有近10家,旅游景点有百丈飞瀑、崇仁古镇、天兴潭、独秀山、温泉湖、剡溪飘流、葛仙翁庙……人文本无文、名胜本无名,知道的人多了就自然有了文化、有了名声,文化和名声是策划出来的。试想,大家如果能把嵊州策划成花园式城市,再赋予精神文明,那么,打造“人文绿色城市”愿景,我们就实现了一半。

所以,在兼顾工业强市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微调方向,建议把嵊州放在“三产兴市,人文耀市”的战略高度,用“三产”反哺嵊州厨具,惠及全市。这种思想和嵊州市委、市政府眼下的“创卫”工程殊途同归——“创卫”树城市亮丽形象、创城市良好生态,“人文绿色城市”是对“创卫”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⑵“人文绿色城市”和厨具行业的关系:“人文绿色城市”立足“三产”, 是一个以人文旅游影视经济为主导的生态型宜居城市。像这样的一个城市就需要名人名城效应来拉动,而嵊州厨具行业也需要这种城市效应。多年来,嵊州产业经济受原有城市效应及城市高度的制约,难有大跨越、大发展。可见,厨具行业如果游离城市去发展,不现实!厨具行业和嵊州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一荣俱荣。

人文旅游影视投资是一项系统的长期投入,见效慢但效益持久,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老龄化为特征的中国社会人口与财富结构足以说明人文旅游影视有相当一部分目标群体。结合产业前景和嵊州财政现状,不妨先合力培育好一个点,连点成面,人文旅游影视就有望和一产、二产无缝对接。

⑶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所连成的整体功能网链结构。

⑷嵊州人文经济:嵊州人文经济是“魅力嵊州”的内涵外延和价值体现,是在“三个嵊州” 理论启发下形成的概念性成果,没有人文魅力品质就不会有人文经济。因此,要理解嵊州人文经济首先要理解“魅力嵊州”,以及理解嵊州的基础、特色和优势。

⑸借势上位的嵊州战略:引进影视产业,借横店影视城上位,其主要作用是人文旅游资源最优化、开启产业影视营销新阶段;以越剧艺校、越剧小镇为依托,联合横店集团和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等,创建“横店越剧影视城”,逐步发展旅游影视业。

作者简介:吕建军,笔名承迅,资深媒体人,策划人,师从CCTV品牌顾问、中国事件营销第一人、影响中国营销进程风云人物、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现为新媒体联盟副会长、《文化与品牌导刊》主编、杭州圣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顾问、深圳注目礼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品牌顾问,主要作品有《企业没有卓越文化谁之过》(绍兴日报)、《品牌立市,嵊州只需迈过一道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