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1912,英国的斯科特南极探险队与挪威的阿蒙森团队展开了一场竞赛,争抢的标的是:谁能第一个到达南极?
征服南极,在当时的装备远不如现代的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两支团队还是无畏地进发了。竞赛一开始就拥有了决绝的意味,因为双方押上的,是自己的生命,加上荣耀。
结果当然已经揭晓,斯科特探险队败给了阿蒙森队,而且付出了包括斯科特在内的5位队员罹难的代价。幸运的是,其中的一位探险队成员阿普斯利?彻里存活了下来,所以我们今天还能阅读到那场被彻里称之为《最糟糕的旅行》的探险之旅。
斯科特探险团队(居中之人是斯科特)
在彻里的这本著作里,他没有过多着墨于探险的伟大与荣耀,而只是老老实实和客观地记录了这场探险的很多细节。因为真实,所以有力,以至于这本书得到的赞誉超过了同样记叙这件壮举的传播更广泛的作家茨威格的著作。
文中出现了很多数字,解读这本书最好的方式,无疑就是展示这些数字,因为他们背后的故事惊心动魄。
4个小时
“我们的船既没有锅炉的鼓风设施,也没有现代化的通风装置。在热带,‘陆地之星’号的锅炉舱简直就如炽热的火炉一般。置身其中4个小时,这可是对每个值班员耐力的真正考验。”
30-40英尺
“如果你也看到那骇人的场景:巨浪拍打在岩石之间并激起30到40英尺高的浪花,我想这个时候你也会这么解释的。实际上,我们经常被汹涌的海浪冲来冲去,还要被海水淹没好一会,有时甚至会被冲得狠狠地粘在礁石上或是撞上救生索上的同伴。”
注:这是斯科特的团队乘坐捕鲸船营救装载货物的划艇时,面对的画面。
35度角
“在航行中,我们遇上了全方位成35度角席卷而来的惊涛骇浪,船曾一度因风浪太大而停止了前行。但是她最终还是撑住了,顽强地度过了这场强风和巨浪。”
9个礼拜
“在经历了大约9个星期的海上航行之后,大家都甘之如饴。我至今还记得,那次上岸的时候,我去了趟澡堂。那可是9个礼拜以来,我第一次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
12级
“强风已经加剧到了暴风的强度(最高为12级,现在的强度已达到了11级)。”“所有的后备船员都出动了,大家齐心协力地摇着几台水泵,试图将积水抽出来,但是这项工作实在是令人厌烦,因为就算是我们摇得再起劲,它也只能抽出一点水来。”
25英尺
“有一两次,我们的船被困在浮冰中间,四周的浮冰高出水面7到8英尺,有的冰峰甚至高达25英尺。如果我们的船被如此巨大的浮冰挤压到的话,那么我们就根本无法前进了。”
成百上千场
“尽管那些日子以来,我们经历了成百上千场暴风雪,但是它依然保持着原样。即便是用于标识穿过冰河的路线而留下的拴马桩,甚至是我们留下的脚印仍旧十分清晰地留在了斜坡上。”
零下35度
“今天午饭时,我们距补给站还有21英里,昨天,迎面而来的风和漂流的雪更多了,只好停止行军,风向是西北,风力4级,气温零下35度,人类是无法面对这种境况的,我们几乎已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斯科特探险队队员冻伤的手
122英里
“2月25日前行115英里,第二天又是115英里,2月27日122英里,28日和29日又都是115英里。如果他们能这样坚持下来,毫无疑问他们会闯过难关。但我想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怀疑了,继而确信无法继续拖走下去了。”
……
自人类诞生以来,征服自然的梦想从来都没有停止。如果说这是一场竞赛,那么这场竞赛已经进行了300万年。这个过程中,人类爆发出的持久的毅力和爆发力,无疑是最值得称颂的伟大篇章。斯科特南极探险更是在上面画下浓重的一笔。
在探险中罹难的斯科特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人类传承下来的品质并没有减弱,相反却显得更加重要。就像酷派提出的“改变者宣言”,改变者,从来都是毅力和爆发力的结合体,是续航能力最强的一个族群。
与斯科特同时代的,还有知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这位依靠相对论享誉世界,甚至可以说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宇宙认知的伟大科学家,显然也是一位“改变者”。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命运。
在发表相对论之前,爱因斯坦经历了长达五年的不如意和蛰伏。这段时间他一边工作一边钻研科学,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热爱和理想。这份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毅力。
后来爱因斯坦在回忆相对论的诞生过程的时候,曾经说过,狭义相对论如果他发现不了,别人也会发现,但是广义相对论不同。言外之意,广义相对论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他的创新。显然,这种创新是一种厚积薄发,是爆发力的体现。
毅力和爆发力,作为人生的两个维度,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都不可或缺。提出改变者口号的酷派,用“坚持”、“突破”、“创造”三个词,完美展现了毅力和爆发力的逻辑关系。经历过曾经的辉煌和浮沉之后,酷派再次出发,这次酷派下定决心改变,用实力去证明自己。
酷派改变者宣言海报
切身经历告诉我,无论人生的境遇如何,只有依靠毅力和爆发力才能改变人生杀出一条活路。我上学9年、读书26年、写作20年、互联网生涯12年却依然无法在现实社会里找到一份工作,原因只是我坐有轮椅、站有拐杖、口音浑浊!
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无法生存,现实社会里找工作处处有障碍,而互联网才是真正的无障碍,没有文凭的门槛、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哪怕通过一部手机也能靠才华吃饭。其间的不断学习、不断打磨、不断厚积的过程实在不为外人道也,完全靠毅力支撑着。
不仅人在改变,企业甚至行业也在改变。当年一台普通PC价格达万元还是win98系统,如今3000元家用电脑玩游戏完全没压力,还是win10系统;当年电话线上网老贵老贵似蜗牛,如今百兆千兆宽带真高速;当年的手机金贵笨重只能发短信打电话,如今的手机智能盖过了PC,连接WIFI、畅想4G好生活,出门甚至不用带钱包,一部手机吃喝玩乐睡全搞定……
在人生中起起伏伏是常态,在行业中浮沉也是常态。那些不甘于平凡的人或企业都是在大风大浪里坚持过来的。在困顿时持续做好功课,那么在面临关键挑战时便能够爆发出巨大能量,最终“扭转乾坤”。
最近,很多朋友在热议“酷派改变者”。从已经发布的“酷派改变者1C”看来,可谓是配置强悍、工艺惊艳。而12月15日,更加重量级的“酷派改变者S1”将横空出世。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从中,你不难领悟到“毅力”与“爆发力”的辩证关系。
最后,希望诸君看完此文有所收获。做一个改变者,与酷派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