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面临考验
作者:刘植荣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15日凌晨3点,美联储宣布加息0.25个百分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调整到0.5%-0.75%。
其实,早在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1月23日下午2点,美联储公布了11月1—2日的会议纪要,与会委员均赞成加息,甚至有两名委员认为在11月份就该加息。从《纪要》措辞看,加息很可能在12月13—14日的会上决定。
《纪要》公布后市场反应强烈,当天,道琼斯指数涨59点报19083点,标普500涨2点报2205点,唯独纳斯达克指数跌6点报5380点。美国2年期公债价格下跌2/32,收益率报1.13%;7年期公债得标利率为2.215%,比标售前二级市场同期公债收益率低约0.02个百分点;10年期公债价格下跌9/32,收益率报2.35%。由于市场认为美元加息已是板上钉钉,美元即期交易活跃,外汇市场上抛售其他货币加仓美元。当天,美元指数升至101.80,刷新13年半以来的新高点。人民币兑换美元在岸汇率北京时间23日23点30分收报6.9190元,创2008年6月以来收盘新低;离岸汇率当天大跌400点报6.9500,刷新最低纪录。
笔者2016年11月21日发表的《为何人民币“入篮”后坚挺不起来》一文分析了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及外汇市场交易货币的份额对汇率的影响,那么,利率是如何影响汇率的呢?
奥巴马的两届总统任期即将结束,他把美国经济从20世纪30年代初“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中拉了出来,并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这是他执政期间的最大政绩。由于当选总统特朗普高举“美国至上”大旗,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政策会让美国经济继续升温,通货膨胀率会走高,这就逼迫美联储未雨绸缪及早加息,甚至是连续加息,以实现通胀率不超过2%的锚定目标。
通胀率升高,固定收益率资产的投资收益很可能被通胀吃掉,此类资产风险敞口加大。所以,美国债券被抛售,人们抽出资金用于投资股票等非固定收益率资产。市场对美元的需求会增加,而美联储在目前通胀率逼向2%的情况下也不会开闸放水,会继续其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就导致美元供不应求,其结果是美元强势而其他货币弱势。
人们有持一种坚挺货币的意愿。当汇率达到均衡时,如果预期一种货币会加息,这就意味着投资这种货币的收益率会升高,也就是升值;反之亦反之。我们用美元与人民币这两种货币举例说明。假定美元现在的利率是2%,预期加息0.5个百分点,则人民币的利率必须是2.5%才能与美元抗衡,如果人民币的利率低于2.5%,人们就会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所以,美元加息必然导致美元更加坚挺,而其他货币更加疲软。通常情况下,汇率与利率成正相关关系,央行可以通过利率调整来控制汇率,想让本币升值就调高利率,想让本币贬值就调低利率。
正因为利率是汇率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利率判断汇率趋势。在自由外汇市场上,如果一国货币的利率高于另一国货币的利率,低利率货币就有升息预期,而高利率货币就有降息预期。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0.35%,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设置在0.25%到0.5%之间,实际执行利率为0.41%。人民币的基准利率已低于美元的基准利率,美联储加息必然助推人民币汇率继续走低。当然,若中国想捍卫人民币的币值,目前的加息窗口已打开。同时,中国还有巨量美元储备,也可在公开市场上抛售美元购买人民币来拉升人民币汇率。总之,此次美联储加息会让人民币更加疲软,这对中国央行来说也是一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