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出台,恰好林毅夫与张维迎产业政策之争落幕。

正像吴敬琏老师指出的那样,政府只能是预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致方向和重要程度,却无法

判断是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是好的结构。在落实十三五战略新新兴产业规划上从投融资决策到市场经营行为交给市场,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检验我们国家政府决策和有效政府重要方面。

历史经验教训就在眼前,以光伏为代表的产能过剩就是例子。

政府可以大力支撑重大科学基础研究和从国家安全角度支持军工等领域,一般竞争I性行业交给企业家和工程师、投资家和顾客去决定和选择。

从政策面国家这些原则是企业家、工程师、投资家、消费者可以关注的。政府做好财税和金融政策和法规制度标准监管就够了。

 (三)主要原则。
  坚持供给创新。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技术、人才、资金的供给水平,营造创新要素互动融合的生态环境。聚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和国际竞争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破除旧管理方式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束缚,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活力,加快新兴企业成长壮大。
  坚持需求引领。市场需求是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要强化需求侧政策引导,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示范,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供给,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坚持产业集聚。集约集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要以科技创新为源头,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为途径,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形成创新经济集聚发展新格局。
  坚持人才兴业。人才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资源。要针对束缚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问题,加快推进人才发展政策和体制创新,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全面激发人才创业创新动力和活力。加大力度培养和吸引各类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坚持开放融合。开放融合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要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包容的方式,搭建国际化创新合作平台,高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大力推动我国优势技术和标准的国际化应用,加快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球配置,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