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孝用金毋庸非议


 倡孝用金毋庸非议

喻建国

社会赞许一种社会行为一般采取这样两种基本方法:精神赞许法,物质赞许法。精神赞许可以通过舆论、授名、发证等方式展开;物质赞许则采取发放奖金,发放奖品等方式展开。这样的两种赞许一直是众所周知的,也从不会有什么异议。

近来社会上对孝行的赞许发生了一些争论,对于有些单位在赞许孝行时发放了金钱受到了痛斥。我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在赞许孝行时不能在物质赞许时用金钱投入。

我国很多运动员为了民族和国家的荣誉在各条运动战线上苦练技能,在国际运动比赛中为民为国争光,国家和人民也在赞许他们的作为时,给予了各种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在物质奖励时甚至发放了高额奖金。难道发放这样的奖金是对运动员的人格侮辱吗,当然我们从未听到过这样的论调。

社会赞许要收获社会赞许的效应,对某一种社会行为进行精神奖励或者物质奖励的目的是要让被奖励的行为受到更多人们的追求。

社会惩戒一种社会行为一般也采取两种基本方法:精神惩戒法,物质惩戒法。当然还有一种法律惩戒法。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会受到社会惩戒,在社会舆论上大家会斥责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在违反交通法规的现场违规人员有时会受到执法者对其执行罚款或执行其他惩戒。罚款就属于物质惩戒了。

社会通过赞许来推崇社会所追求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状态,社会也通过惩戒来限制或杜绝某些社会行为或社会状态的发生。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良心意愿,使他们不至于悖逆家族的传统,走上行差步错的道路,孝成为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展现。中华文化中有所谓“百善孝为先”,说明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基于认定并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对父母肯定、崇仰、赡爱,显示于遵从父母的正确指点和要求,按照父母的正确意愿行事。

在现今社会,出现了许多非孝行为和状态,很多社会人士和团体见状甚为不满,为了杜绝非孝行为可能发生的泛滥,也为了弘扬孝行,有些社会人士和团体采用了社会赞许的一些方法,其中也有采用金钱奖励的。我觉得采用金钱奖励孝行并无不可,金钱是目前社会上对价值的一种认定,而且是被社会上几乎所有人们所接受的一种价值认定。

在现代世界中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科学,它内蕴有道德,法律,人文,传统,心理和社会科学,子孙教育以及关系的科学处理和对父母以及长辈的关系处理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尊重父母和长辈,吸取父母和长辈的处事经验和方法,在一定范围里为父母和长辈解决困难是这一范畴中经常要遵从的行事规则。所谓孝也就全部内蕴于这些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个方案中就内蕴有中华传统的孝道,中国人民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一个方面也就是倡孝行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