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论坛的感想
刘保强
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青年论坛,于12月10日在人大经济学院举行,本人做为外围学者参与了这次论坛。在这里,首先感谢人大经济学院及论坛组委会和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和周到服务。下面,我仅就主办方和与会嘉宾的发言来谈一些自己的感受或者说感想。
通过主办方和与会嘉宾们的发言,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大家对目前政治经济学发展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复兴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殷切期望。这反映出了政治经济学人对理想与信念的坚守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无疑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但在发展政治经济学中仍然固守马克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做出的一些具体论述的做法,我却有些不敢苟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真理性在于其着眼于全人类的解放的价值追求和始终站在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或者说人民立场上的理论定位,或者说其真理性在于其所坚持的核心理念和在其中所反映出的精神实质。只有这些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乃至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而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表达这些精神而所做的具体论述,只是这些精神在当时的一个载体,只是在这一精神下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而做出的一个对社会的反映。这一反映可能已穿透历史完全呈现出了社会发展的本来面目,但也可能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只是部分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些具体表述,要可以实事求是地对其进行探讨,而不能人为地设限。否则,一旦这些表述本身存在问题,就可能使我们落入教条主义的泥潭,从而使我们的坚持和发展误入歧途,使我们的努力陷于白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并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真理性所在,而另一方面则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实事求是地对待了它的具体表述。没有毛当年的实事求是,就不会有新中国的建立,而没有邓后来的实事求是,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中国的腾飞。同样,我们未来的发展依然离不开这一法宝,离开了实事求是就可能会使我们的事业陷入挫折和面临失败的风险。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真理,具有真理性,那是相对于现在流行的西方经济学而言的。但在面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时,其是否已终结了真理呢?从其指导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我觉得应该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程度。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能沦落到今天这样的一个地步,能只是在其外部和一些皮毛的原因所造成的吗?这是需要我们政治经济学人所认真思考和深刻反思的问题!正如习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的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的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而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当然也需要拿出如此的胸怀和气魄。
总之,对于政治经济学,我认为要想发展出超越现行西方经济学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治经济学,就必须对现有的政治经济学进行历史性的变革和革命性的发展,仅在原有理论基础上的小打小闹和把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合理内容拿来一些做简单嫁接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多也只能是停留在各说各话的地步,根本就不会也不可能会有什么超越。当然,基于我国的国情,出于大局的考虑,暂时不做较大的变革,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不应该限制在这方面进行实事求是地探索和讨论。否则,将可能使我们的发展钻入死胡同,永远也无法取得真正的发展。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判断,我对大家现在所要进行的发展还是乐观其成的,希望我的判断是错的,大家都能如愿。本人也将在适当处理下前期完成的一些探索后,再次暂停对经济学的探索,先去进一步完善人学方面的研究,争取为经济学的重建打一个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