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污泥的固化/稳定化研究


     电镀污泥的固化/稳定化技术目前, 电镀污泥的固化/稳定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固化块体稳定化过程的机理和微观机制等方面。Roy 等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固化剂, 系统地研究了含铜电镀污泥与干扰物质硝酸铜的加入对水泥水化产物长期变化行为的影响, 发现硝酸铜与含铜电镀污泥对水泥水化产物的结晶性、孔隙度、重金属的形态及pH 等微量化学和微结构特征都有重要的影响, 如固化体的pH 随硝酸铜添加量的增加而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孔隙度则随硝酸铜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A savap isit等研究了水泥、水泥和粉煤灰固化系统对电镀污泥的固化作用, 分析了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淋滤特性及微结构等的变化特性, 发现电镀污泥能明显降低两系统最终固化块体的抗压强度, 原因是覆盖在胶凝材料表面上的电镀污泥抑制了固化系统的水化作用, 但粉煤灰的加入不仅能使这种抑制作用最小化, 而且还能降固化体中铬的浸出率, 原因可能是粉煤灰部分取代高碱度的水泥后, 使混合系统的碱度降到了有利于重金属氢氧化物稳定化的水平。Soph ia 等认为, 单一水泥处理电镀污泥的抗压强度优于水泥和粉煤灰混合系统,但只要水泥与粉煤灰的配比适宜, 同样能满足对铬的固化需要。而固化过程中粉煤灰的使用对铜的长期稳定性并无益处。添加剂的使用能改善电镀污泥的固化效果。在电镀污泥的固化处置中, 根据有害物质的性质, 加入适当的添加剂, 可提高固化效果, 降低有害物质的溶出率, 节约水泥用量, 增加固化块强度。在以水泥为固化剂的固化法中使用的添加剂种类繁多, 作用也不同, 常见的有活性氧化铝、硅酸钠、硫酸钙、碳酸钠、活性谷壳灰等。电镀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 虽然有关人员在该领域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传统的以水泥为主的固化技术、以回收有价金属为目的的浸取法存在对环境二次污染的风险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新的研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