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环境一直处于深刻变化中


                    

    中国经济怎么走?此前业内人士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有U型说,也有L型说等。日前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则用一个调查数据来表述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超过90%的权威经济学家认为,三季度中国经济已经抵达L型“竖杠”底端或者已经进入“横杠”通道。若此,也意味着股市面临环境的变化。

    国内GDP增速从多年前的8%、9%,及至前两年的保”7”,以及去年的破“7”,经济走向处于L型的“竖杠”通道。而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GDP增速均为6.7%。而中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今年10月份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5~2016)》预测,2016年GDP增速不低于6.5%。展望2017年,GDP增速不低于6.5%似乎已成共识。

    对于A股市场而言,无论面对的环境如何变化,市场表现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比如,即使我国GDP增速去年破“7”,但在全球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股市又如何呢?如果将时间放长远些,自中国资本市场诞生以来,我国的GDP增速一直领跑全球,而股市的“晴雨表”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体现。相反,有时候甚至出现背离的态势。特别是,A股市场还常常步入GDP全球最“牛”,而股市却全球最“熊”的尴尬境地。这就是A股的现实,并且多年来一直存在着。

    事实上,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除了要面对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外,还需要面对其他方面发生的变化。比如,自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启动之后,国内投资者拥有了港股的投资渠道,而香港投资者、国际资金亦可借道沪股通投资上海市场的股票。而在今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闸后,深市的深股通标的股票又将成为香港投资者涉猎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沪股通的基础,深股通又为境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提供了新的通道。沪港通与深港通在让国内资金“走出去”的同时,也起到了把境外资金“请进来”的功效。而且,沪港通与深港通除了为A股市场引入资金外,其在促进内地资本市场的开放、深化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以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的意义亦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一切,实际上亦将为A股市场面临的环境带来变化。

    因此,A股市场所面临的环境是处于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而与市场环境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中国资本市场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之中,这才是市场环境变化的意义所在。

    当然,对于资本市场而言,面临什么样的环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能够得到体现,其融资、定价、优化资源配置等三大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三大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或者说受到限制,只能说明我们的市场还存在巨大的不足,还存在巨大的改进与完善的空间。实际上,这亦是我们多年来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特别提示:请扫描下边的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 caozhongming999 关注曹中铭的微信公众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