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随着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比较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房地产市场获得了空前快速的发展,经济也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我国的外汇储备也超过了1万亿美元,距世界第一。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国也出现了经济下行的趋势。为了应对需求不足和保增长目标,我们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刺激和以佛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政策,出台了4万亿投资和10万亿贷款刺激经济政策,成功保住8%增长率,但只维持了一年就再度下降。很多学者说,中国错过了最佳的经济调整期,笔者也赞同这一点。
接下来的这几年,政府通过不断扩大投资和出口来刺激经济增长,一是通过发行货币,大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使房地产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带动钢铁、水泥、建材、建筑、家电、装潢、金融等相关行业发展,同时,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大搞“造城运动”,不断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整个社会在利益驱动下快速发展起来了;二是实行了以出口为导向的政策,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及资源等,依托中国庞大的市场,通过与外企合资、合作,刺激企业扩大出口,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以出口需求推动国内市场繁荣。这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粗放发展方式,一方面是政府掌握了绝对大的资源配置权力,另一方面是发展服从于各级政府的政绩目标。这种增长模式的持续,使经济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从微观经济层面看,造成的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变得严重;从社会层面看,资本的分配比例大,贫富差距趋于扩大,劳动大众无法享受发展红利;从宏观层面,经济增长质量下降,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放缓和由此导致的潜在增长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