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亭:稳增长其实很简单


本文来源于:发展时评   

 

记得去年9月5日,我曾划拉过一篇《高度关注稳增长》的时评,一反常态地呼吁:“对当前我国GDP的走势需要给予密切关注,并将其上升到涉及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重视。”



兴奋点之所以转移,同时还把话说得这么重,则是来自于“两个要差”的观察:一是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比官方统计数据反映的 “要差”;二是今后经济运行的走势,比现实运行的 “要差”。把上述的两块水分一挤出,恰如周其仁先生常用的一个词——“水落石出”,当前和未来的我国经济,实在就配得上“堪忧”两个字了。


经济是庞大的上层建筑赖以“耸立于其上”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那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前30年推行的“第二次革命”之“合法性”,主要还在于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给亿万苍生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如果这种经济上的收效,还能顺理成章地推及社会和政治,那将是臻于至善的结局。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起码经济上的获益亦不至于消减。否则的话,人心就有可能涣散,暗流就有可能涌动,风险也就有可能加剧。


过年散淡无事,在微信上读到了谢作诗教授重发的大作:《中国经济的唯一可行道路》。文章一开始,劈头就来了一句不是按语的按语:这是一篇写于2015年7月的文章,今天政策制定者会同意我吗?”然后信誓旦旦:“多次谈论中国经济,现再谈一次,在危机爆发或者经济走向繁荣之前不会再谈了。”


题目取得大,开口就是“中国经济”;定位取得高,闭口又是“可行道路”;再加上一个“唯一”的判词,简直就有如当年的“科学发展观”,几乎把经济发展的真理都给穷尽了——如此雄文,又焉能不加以拜读!



全文展开的内容,倒是从容不迫、娓娓道来的。围绕着“经济增长”这一核心关注点,谢老师从宏微观两个层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前者宏观上是说“我们生产,西方消费”的旧有“均衡增长”格局、因国际金融危机打破后,我们就得靠提振国内消费去弥补需求缺口、从而避免产能过剩了。但很可悲哀的是,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在收入特别是预期的劳动收入,因为生产滑坡不可避免地将要相应下降之时,流失的国外消费需求(去年我国出口是负增长1.8%),是无法用常态性增长的国内需求来加以平衡的。这正是造成我国这两年产能过剩陡然加剧、企业“哀鸿遍野”的最重要原因。


国外的需求是咱管不到、说了也不算的。那就好好地拉动国内的消费呗!但“一碗凉水看到底”,消费源头的收入活水从哪来,还得从“劳动收入”之外的“资产收入”中来。对于哪些才是靠谱的“资产收入”,谢老师大约早就对中国的股市不抱希望,单说了一个土地的事。“这就要求把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界定给老百姓”。他以研究经济学史的大家口吻言之凿凿:“经验上,我们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生产要素是公有的,然而老百姓收入是高的、消费是旺盛的。”


后者微观上是说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卖价下滑的两头挤压,效益快速流失,生存艰难,度日如年。企业为了消化成本压力,不得已只能向外转移。转移的结果,是发展壮大竞争的对手,令自己更加四面楚歌、草木皆兵。


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压力的这种梯度转移,也是咱管不到、说了也不算的。那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降成本”,又是提及了哪些组成呢?一是“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 “企业税费负担”,三是“社会保险费”,四是“企业财务成本”,五是“电力价格”,六是“物流成本”。很显然,这些可降的成本都与政府或有政府背景的国企有关。会议精神特意使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这样的表述,可见也是对成本的源头究竟何在是“心知肚明”的。


谢老师文中强调的降成本指向,和上述精神并无大的不同,一是教育卫生之类的“官办”事业,二是和前者类似的公务员等、都需税收负担的“财政供养人员”,三是政府的税负(譬如房价中65%以上是土地和税费,而这些都是让政府拿走的),还有的就是靠行政垄断“活命”、白白增加全社会企业负担的国企(譬如国际油价从140多美元跌到现在的30多美元,国内汽柴油价格仅下跌30%,是美国的2倍多,“三桶油”的日子好过得很)。


问题的铺陈和对象的罗列尽管相近,但化解的出路却大相径庭。谢老师是坚定主张“私有化”的,从教育卫生等国有事业到国有企业,再到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他看来,没有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私有化”,老百姓特别是农民的资产收入就无从有效增加,所谓的扩大国内消费也就是缘木求鱼。而政府背景的企事业不“私有化”,不“裁官、裁公务员”,整个企业的成本就无从切实降低,所谓的修复企业活力也就是水中捞月。


是不是叫作“私有化”可以另行讨论,但明晰产权并促其流动生财,却是万古不易的道理。既然国家已经有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从而得使数亿城市居民“广厦万间(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的成功经验,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从而得使数亿农民转化为安居乐业的市民,又何愁不能“如法炮制”呢?其实,不必去触及什么敏感的意识形态壁垒,只要懂得一丁点儿小平同志推动“第二次土改”的真谛,四平八稳的“阳关道”都是有的。如此这般,再出现“活人让尿憋死”的困局,真是有点儿近于“迂腐”了。


至于帮助企业降成本,我历来的看法,也是一切从“精兵简政”开始。没有“裁官裁员”的实际行动,说多少政府自身改革如何的话,都是不名一文的空谈。这十多年来在市场化改革上的一个最大停滞甚至是倒退,就是政府权力的迅速扩张和官员队伍的剧烈膨胀。经济好的时候,财政收入20%以上的增长,那是“咋干咋有理”,再铺张再浪费也不过小菜一碟、并不在话下。但经济下来了,财政收支捉襟见肘、寅吃卯粮,还维持那个“盛世的架子”不倒,又怎么能撑得下去呢?


记得从前年开始,我就反复宣传改革和发展的各两件事。进一步论及改革,则是农村产权(主要是土地)制度改革和政府自身改革(精兵简政)这两件事(发展则是信息经济和生态经济两件事)。别的改革举措固然也属重要,但唯有这两件,能最好兼顾稳增长、激活力和惠民生这三个方面,是相比之下的“合宜之策”。稳增长的“大道至简”,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竟然也能和谢老师的宏论攀援比附一把了。


“按我指的道路走,中国经济繁荣可期。否则,我只能提醒大家,提前兑换一点美元吧!”——我曾在一次张五常先生的讲座上得遇谢老师,并有所交流。他的举止谈吐,绝非文章中的这般牛气冲天。但在学术上能自信到这个份上,“我也是醉了”……


 

 

 

 

    背景文章    

 

 

 

 

 

 

中国经济的唯一可行道路

文|谢作诗

 

 

 

(这是一篇写于2015年7月的文章,今天政策制定者会同意我吗?)

 

多次谈论中国经济,现再谈一次,在危机爆发或者经济走向繁荣之前不会再谈了。

 

从宏观的角度讲,过去是我们生产、西方消费,以此维持世界经济的均衡增长。但是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西方的储蓄率在上升,消费率在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增加消费。再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依靠他人消费来维持经济增长也不现实。

 

可是消费的背后是收入,没有收入,让人消费是笑话。收入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劳动,另一个是资产。一个人一天最多工作24小时,因此劳动收入是有限度的。要有效增加老百姓收入,就必须让他们获得资产收入,这就要求把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界定给老百姓。经验上,我们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生产要素是公有的,然而老百姓收入是高的、消费是旺盛的。

 

不要以为偏远地区土地不值钱,即使把土地分给老百姓,他们也富裕不起来。一墙之隔的小产权房为什么比商品房便宜很多?不是它们不含土地出让金,没有支付某些税收,而是因为它们的产权受到了限制,因而才不值钱的。只要允许小产权房象商品房一样上市流通,它们立即就会和商品房一样值钱。把土地产权完整界定给农民,土地增值会超过你的想象。

 

从微观的角度看,经济困难在于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产业这种东西,一定要形成集群才有竞争力。所以当企业大规模死掉或者转移出去,中国经济就没有回天之力了,因为我们的企业大规模死掉或者转移出去,便意味着他国会形成集群优势。这就像中国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之后,日本经济就很难再超越了,道理是一样的。

 

 

因此必须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要把包括学校、医院在内的企事业单位私有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效率,也可以大幅减少财政支出,从而为大幅减税、减轻企业负担创造条件。要裁官、裁公务员,这不仅可以减少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放松管制。

 

国企改革唯一正确的道理是私有化。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唯一出路是行政垄断,这实质上是以吸民营企业的血为代价。当广大民营企业活不下去了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不能再走扩张需求来救经济的老路了。2008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这条路上辗转,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不要去救房市,因为土地财政终有尽时,那时候怎么办?救房市意味着工人生活成本、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最终会因为企业竞争力下降而死掉。

 

眼前的财政困难可以用发债来解决。私有化减少财政支出,再用发债替代土地财政。这样做,虽然眼前有些困难,但是未来会繁荣,未来经济的繁荣可以偿还现在的债务。

 

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私有化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本来城市化是双向的,一方面农民进城,另一方面城里人下乡。可由于土地公有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中国的城市化只是农民进城这样的单边运动。土地等重要生产要素私有化,有钱人就会到农村买地建农场、盖庄园,不算长期收益,短期也能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我们是放着需求不用然后到处找需求啊!

 

好多人担心土地买卖导致兼并继而产生流民,社会因此会不稳定,他们忽视了当今世界小农经济根本就没有竞争力,农民不是靠小块土地生存的;忽视了不让农民成为流民的唯一途径是让他们成为有保障的市民,而不是把他们捆绑在小块的土地上;忽视了基于土地确权基础上的流转集中,只会有利于将农民变成有保障的市民,只会有利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按我指的道路走,中国经济繁荣可期。否则,我只能提醒大家,提前兑换一点美元吧!


20157

原创谢作诗微信公众号

 

 

特别提醒:有商务合作,有意去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留学或者游学的朋友请联系13685793499(微信号)。

 

精彩视频:


时代格局与经济大势:http://v.qq.com/x/page/s03261l71rl.html

野生动物保护法才是大象的正真屠杀者:http://v.qq.com/page/q/0/f/q0317fyat0f.html

美女就该“富豪”:http://v.qq.com/page/u/k/2/u031329u9k2.html

井田制不是土地产权界定形式,而是精致的劳动使用合约安排:http://v.qq.com/page/f/1/n/f03122www1n.html

劳动致富是骗人的:http://v.qq.com/page/v/t/j/v0310xo96tj.html

土地不出现兼并,改革就是失败的:http://v.qq.com/page/t/w/r/t03072o6hwr.html

吃饭不是土地问题、粮食问题,而是收入问题:http://v.qq.com/page/u/f/h/u0304wdkgfh.html

私有产权与女性之美:http://v.qq.com/page/w/f/l/w03025zdafl.html

三从四德不是歧视妇女:http://v.qq.com/page/p/b/x/p01976imkbx.html

 

 

谢作诗的直播间开讲了:http://m.qlchat.com/live/80000031041253.htm

欢迎光临谢作诗的签名书店:https://weidian.com/s/257447452?wf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