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为了做事有效果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做事有效果

我曾作为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监考专家,参加过深圳市公开招考公务员考试监考工作,感受良多,分享于各网友。

深圳市公开招考公务员考试笔试分二场进行,先进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共五大部分一百小题,每小题一分合计卷面总分一百分,考试时间九十分钟。接着进行申论考试,一百二十分钟一百分,所提供材料是“银行网点排队现象日益严重”,要求以150个字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计20分;以350字概述改变“银行网点排队现象日益严重”的措施计30分;以1200字自拟标题论述计50分。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考试偏重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

我监考三十试场,参加考试共有32名考生。从总的情况来看,很多考生的情况并不理想。有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100题根本做不完,有的申论不知自拟什么标题从哪论。可怜那些走出象牙塔不久的天之骄子们,虽然身处空调考场,依然如热锅上的蚂蚁!

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从总体上讲是学习没用心。究其根本,是没有融会贯通,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读书学习,学的是基础知识。要在社会上立足,并有所建树和造就,最主要的是要能将所学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为,人的社会活动,需要的正是这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做事有效果!做任何事情有效果更重要,如果只认为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确,而又顾及有没有良好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在共赢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搞清什么是错更有意义。包括职业规划在内的任何计划的设计都是为了效果,效果是所有行动的目的。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实上;注重效果则是将注意力放在未来。有道理是由理性方面的标准来决定的。因为不可能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完全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坚持道理只不过是坚持一套很难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和价值观。

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再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效果才会出现。故此,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性的共鸣。没有效果的道理,是背弃信念和价值观的,应该加以检讨。

有效果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但必须先由相信有这个可能的信念开始。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人生,难以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人追求办事效果,企业追求经营效益。只图热闹,不考虑效益的企业亦是不可能长久的。

    因此,不论你现在从事什么行业,也不管你希望做什么工作,请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吧,它会让你终生受益,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