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从前年开始,类似这样的问题就已经开始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 了,而且涉案的面越来越广,逐步的从仅仅只是涉及到某些市,到省,甚至大区,而所涉案的金额也越来越多,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再到几亿,可以说是一步一个台阶)甚至是数个台阶的上,颇有些让人目不暇接的感觉)而万以去年为最,应该说去年是集中爆发的时期。而我们从这些案件的查处结果来看,却非常的不容乐观,不仅最终真正查清楚的不多,很多甚至是不 了了之(这当中自然也有涉案地区的主管部门人为的结果,毕竟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真要查下去严格追究责任的话,只怕对谁都没有好处的,因此,大事化了,小事化了,自然是最理想的结果了),而且其最终为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的那些上当受骗者追回的损失也是少得可怜,很多人甚至终生的积蓄都因此而化作了乌有。有人甚至为此而辩解说,我们早已经提醒过他们了,投资有风险,损失自担。这话固然不错,我们也不否认,这些人当中的绝大多数自然也是因为自己信心追求高额利益才导致自己身陷其中而招致损失的,然而,这能全怪他们吗?监管部门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某些官员难道都没有一点责任吗?要知道,这其中有些甚至某些官员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其中的,即使没有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其中,某些也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其提供了方便的,看看殷墟骗子公司,哪一家没有至少一二个最少是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官员的合影之类的带有某种暗示的信息给那些不明就里的老百姓的现象存在?要知道,有不少的老百姓其实就是因为这才相信那些骗子公司的。再有,像钰诚公司的e租宝这样的玩诈骗玩到这种程度,涉案金额高达差不多500亿元的级别的,绝非是一日之功,怎么可能做得天衣无缝,不露出一点点破绽?用脚指头想想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类似的案件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而且其骗术其实并不高明,某些甚至都有些拙劣,竟然还能够一次的出现?而且每次都要到了受骗者无数,甚至到了某些受骗者不得不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的时候,监管部才肯出动,而到了这时候,很多的损失已经是没有任何挽回的可能了。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到未雨绸缪把老百姓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呢?当然,我们也知道,当今这些骗子也是与时俱进的,看看它们那一家不打着所谓的互联网+的旗号的?而这作为新生事物,其欺骗性往往也最大。这也提醒我们,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是要小心才是,如果任由其折腾下去,有可能最终会爆发金融危机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起底钰诚资金链http://news.sohu.com/20160131/n4364705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