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投资市场再传三大坏消息:
第一,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正在倒下;第二,深沪股市再次跌破2700点;第三,统计数据显示香港楼市正走向崩溃。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香港地产成交数量跌到25年内最低值:包括公寓、商铺和车位的地产成交数量仅有3500起。而在一个月前,香港楼市在2015年第四季度创下了七年来的最高季度跌幅——7.5%。
据报道,多家研究机构看跌2016年的香港楼市,预计楼价跌幅从10%到20%不等,租金跌幅在10%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香港楼市的下跌?香港楼市的崩溃会打击内地一线城市楼市吗?如果一线城市扛不住,内地整体楼市将会如何?
香港这一轮楼市下跌,大概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近年来,香港政治和社会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地游客减少引发了旅游业、零售业的衰退,商铺租金普遍下滑,对整体楼市带来显著压力。
2、李嘉诚、郑裕彤、郭鹤年先后减持香港物业。
3、香港政府不断收紧楼市限购,港人港地、双倍印花税等先后推出,对投资性购房需求产生了抑制作用。
4、由于港币跟美元汇率绑定,所以香港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未来必须跟随美元加息。但香港经济比较疲弱,在这种情况下加息,势必进一步打击楼市。
正因为如此,香港楼市、股市和内地的楼市股市,目前处境不完全相同。
目前香港股市是全球最便宜的市场之一,从市盈率角度看极具投资价值,但香港股市依然跌跌不休。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明显泡沫的香港楼市出现下跌,一点都不意外。
相反,内地股市的市盈率远远高过香港,从“A+H”股的两边差距就可以看出来。按照港股的估值,深沪股市至少还要下跌一半。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很难发生。为什么?因为内地的货币政策是独立的,我们有外汇管制,资本市场没有对外开放。
换句话说,香港不具备“关起门来玩泡沫”的可能,但内地就有。而且不仅有这种可能,还必须这么玩。
所以,内地的股市和楼市注定了跟香港股市、楼市的命运完全不同。
此外,从人口增长的角度看,香港也远远不及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事实上成为香港经济被北上深赶上或者超过的重要原因,下面引述我此前文章中的几段话:
香港和北上深,都是中国最具人口竞争力的城市。但香港的移民政策非常严格,所以人口增长缓慢。根据官方的统计,2004年中到2014年中,人口增长了45.1万,达到了723.5万人,10年增速为6.2%。
北、上、深的人口增长,不能依据统计局的数字,原因你我都懂。我还是使用小学生人数来观察,这10年里,北京小学生增长了59%,上海增长了50%,深圳增长了51%。这十年里,中国因为计划生育的原因,小学生总数减少了16%,但总人口没有减少(人的寿命在增长)。此外,一线城市因为生活成本太高,很多外来人口不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留在农村或者中小城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过去10年里北上深的人口增长都超过了70%,甚至接近翻倍。
也就是说,北上深人口增长速度10倍于香港,而且未来仍然会保持这种速度。毕竟,北上深有巨大的人口腹地,而香港在人口政策上是极为审慎的,也是有护城河的。
从小学生人数推算,深圳(小学生人数79万人)、北京(小学生人数82万人)的实际生活人口其实不比上海(小学生人数80万人)少,大约都在2000万到2400万之间,均为香港人口的3倍左右!
所以,我的结论是:由于内地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可以继续适当刺激经济,至少不用加息;由于内地有外汇管制,资本很难大量外逃;此外,内地一线城市人口增长迅猛,远远超过香港。再加上北上深实际楼价仍然低于香港,所以即便香港楼市崩溃,北上深楼市也不会跟随。只要北上深楼市不倒,内地有人口增量的城市的楼市,也很难崩溃。
此外,对于香港楼市也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如果香港政府放松限购,特别是放松内地投资移民的限制,香港楼市也很难跌到哪里去。只不过从政治角度看,当前的香港楼市需要跌一跌,这样可以让平民们感到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