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名家》汪金友:著名杂文家李升平不幸辞世


 

著名杂文家李升平不幸辞世

 
 
湖南省衡阳市杂文学会会长、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委员、中国当代著名杂文家李升平,予2016年2月8日(正月初一),因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而不幸辞世,享年89岁。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以及其它多省市杂文学会和知名杂文家,都发去唁电或撰文,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对其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李升平生于1937年,1949年1月参加党的地下工作,解放后调入《衡阳日报》从事新闻评论,1957年因一篇杂文被打成右派,1979年平反后继续到《衡阳日报》工作。30多年来,他撰写发表杂文时评500余篇,专业论文30余篇,另发表批评报道和采写内参150多件,促进了很多问题的解决和冤案的纠正,在当地乃至国内都产生很大影响。
李升平是中国当代的著名杂文家,为衡阳及全国杂文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坚持多年领导衡阳市杂文学会的工作,而且多次参加全国杂文学会联谊会的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各学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李升平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坚韧不拔,矢志不渝,敢于和善于利用批评的武器,与社会上的落后势力和不公现象作斗争。为此被人称为“党风记者”、“社会脊梁”和“当代包公”。
20年多前,李升平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杂文普及与乡土杂文》一文。此后,他一直倡导“为文一地,立论一方”的“乡土杂文”。直面批评那些“说外不说内”、“说远不说近”、“对下不对上”、“议经不议政”、“谈古不论今”的功利化文风。
李升平退休以后,仍以激浊扬清、匡正驱邪为己任。在一次座谈会会上,他表示:“虽年老力薄,仍痴心不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还说:“要认真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绝不能以‘打抱不平’的形式,去谋私利,坑群众。”
全国各地杂文学会和杂文家惊悉李升平辞世的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怀念和哀悼。
江苏省徐州市杂文学会会长袁成兰在悼念李升平的诗中说:“李老是杂文界的前辈、名将,是我的杂文诤友,杂文师长。来粤时,我提前给您电话拜年,约定今年全国杂文会相聚武昌。尊敬的李老师,你失信了,第一次让杂文同行失望。……去吧!天堂没有愤怒,没有忧伤,愿你在极乐世界心情舒畅。不再为人间不平苦恼,不再为冤假错案惆怅。李老,请走好,一路平安,寂寞时,去找舒展等杂文老友叙叙短长……”
甘肃省杂文学会会长吴晨旭先生,也写了一首《痛悼乡土杂文翘首李升平老》的诗作,其中写道:“衡阳雁度悲沧桑,大漠西风备凄凉。几度并肩聆教诲,数曾切肤斥官腔。平民本色敢冲顶,乡土情缘爱梓乡。正义仁恭一老将,怎堪新岁弃朝阳!”
湖南省益阳市杂文学会会长曹仙源在给李升平的唁电中表示:我为湖南省乃至全国杂文界失去一位可敬可钦、可歌可风的“党风记者”、“业余纪委”、“新闻包公”、“社会脊梁”而同声哀悼,尤为痛失一位良师、益友、楷模而悲恸欲绝。……李升平精神永垂不朽!
李升平的辞世,是全国杂文队伍的一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尊敬的长者和优秀的杂文家。其心可鉴,其情可敬,其志可继,其艺可效。各地很多杂文学会和杂文作者都表示,我们将学习和发扬李升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把全国的杂文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汪金友)
 
 
 成年留言: 深切悼念著名杂文家李升平同志,他为杂文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汪金友通讯地址(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28号院珠江帝景202楼807室  邮编:100124
电话:13785528268   18811309915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