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竟有这么毒的元素!是被添加的还是污染的?能长期吃吗


       近期,食药监总局组织开展了对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的监测检验。被检验的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 mg/kg。为此,食药监总局2月4日发出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

  

  砷及其化合物大多有毒,有些还有剧毒

  砷,俗称砒,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砷与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以及药物、玻璃和多种合金(如用于制造子弹的砷-铅合金)中。其化合物三氧化二砷就是鼎鼎大名的砒霜!

  砷及其化合物是致癌物质,并具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毒性、心血管系统毒性、呼吸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以及皮肤、肠胃道、肝脏、肾脏等毒性,砷急性中毒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腓肠肌痉挛、发绀以至休克,严重者出现中枢神经麻痹、四肢痉挛、意识消失等,并可致死。

  为此,食药监总局的消费提示强调:“有关专家分析研判,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中砷限量值为1.0 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冬虫夏草究竟为何物

  《活着要懂添加剂》中介绍,冬虫夏草是一种叫麦角菌科的真菌渗透到地下后,寄生在蝙蝠蛾的幼虫身上,吸收幼虫的营养,形成虫草真菌。在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当气温回升,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当子囊成熟,孢子就会散出,再次随水渗透到地下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形成冬虫夏草的循环。

  俞惠星(公众微信号:活着要懂添加剂)在此提醒,虫草不等于冬虫夏草。虫草是包括冬虫夏草在内的广义的虫草属真菌的总称。目前已经发现的虫草有400多种。而冬虫夏草是以青藏高原为主产地,是中国特有的虫草属真菌。其主要活性成分是虫草素,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有调节免疫系统、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特别提示: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但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

  选购冬虫夏草还需谨防假冒

  正因为冬虫夏草的独特功效,受到了人们广泛追捧,加上生产地域制约、野生资源稀缺、市场过度炒作,价格居高不下,又加剧了产地的过度采集,造就了冬虫夏草贵若黄金、市场趋之若鹜的景象,使冬虫夏草陷入“奢侈品泥潭”,众多造假者前赴后继,市场不断上演着以假乱真的闹剧。

  假冒冬虫夏草有三种常用伎俩:

  1、混淆视听。就是以其他虫草、植物根茎来冒充冬虫夏草。常见的有亚香棒虫草(安徽虫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蛹草(北虫草)、地蚕、草石蚕、虫草花等等。

  2、以假乱真。用面粉、玉米粉、山药粉、石膏等材料加水后,用类似冬虫夏草的造假模具压模,然后上色晾干,冒充冬虫夏草销售。

  3、以次充好。把品相不好的冬虫夏草用硫磺熏蒸、用明矾浸泡上色晾干。用竹签、铁丝或铅丝固定断了的冬虫夏草,甚至为了增重加铅粉。(俞惠星)

  作者俞惠星,著名食品专家,《活着要懂添加剂》作者,曾执掌浙江省金华火腿公司。主持《活着要懂添加剂》讲座有趣有料,让你“上午听懂、下午能用”。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可关注微信号:“活着要懂添加剂”。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