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市场分配不公需要再分配加以调节
“价格机制的辩护者和批评者们应当认识到,有效率的市场制度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如果一个国家花费在宠物食物上的支出高于花费在给穷人以高等教育上的支出,那么,这是收入分配上的缺陷,而不是市场的过错。看不见的手可以引导我们到达生产可能性边缘的外围极限,但是它并不一定是以可接受的方式来分配那些产品的。再分配机制调节十分必要。采取的方式主要有累计税制和收入支持制度。”[1]
萨缪尔森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分配不公平的论述,对于现阶段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在前期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已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其一方面使消费不能很好地发挥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国民收入分配不公也危及到社会稳定。因此,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实践,当前我国政府应通过以下手段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第一、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的方式调节个人流量收入;第二、通过开征遗产税的方式来调节个人存量财产收入;第三、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法的方式,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第四、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式,保障一些低收入群体必要的生活支出。
5.关于基尼系数
“洛伦茨曲线:社会一定比例的人群其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人口百分比与收入百分比。”[2]
由洛伦茨曲线所决定的基尼系数反映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一般而言,基尼系数的正常比值为0.3-0.4,超过了0.3则分配就出现了不合理现象。从导致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成因分析,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笔者认为,导致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个人在生产要素占有上分布不均等,而导致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中贡献度所进行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从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程度来看,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各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手工业发展阶段,劳动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大;在重化工业阶段,一些以资本为表现形态的自然资源、生产设备以及相关厂房、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大。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较大。一般而言,本着“所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分配原则,各生产要素按照其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取得收入是符合经济学常理的,但是如果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则不利于经济发展。理论上而言,在一个静态的时间点,各生产要素根据其贡献所取得的收入应该能够满足其自身维持再生产的需要,如果达不到这一点,那么社会再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例如,在重化工业阶段,如果过度侧重于资本投入的增长,对劳动力实行低工资的制度,当劳动要素根据其贡献取得的收入不能维持其自身生存时,劳动要素的缺失,一方面使重化工业再生产由于缺乏劳动力这个生产要素,而无法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会由于消费需求的减弱而使重化工业出现生产过剩。因此,在一个静态的时间点,各生产要素根据其贡献度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有的最低比例,就是维持其自身再生产的需要。从动态来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是依靠各生产要素自身的不断进化来实现的,因此,就长远而言,各生产要素根据其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不但要维持其自身再生产的需要,而且还应该顺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实现和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求。通过生产要素的发展和提高,为经济转型和发展创造条件。例如在重化工业阶段,由于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就需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加强科研投入的方式,使经济由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方向转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比例时,就必须使劳动和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多一些,使他们除了维持自身生存之外,还能够通过接受教育等方式发展自己,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第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由于个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以及其他附属于权力关系的原因而造成的基尼系数的扩大。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根据其贡献程度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后,一方面,国家还要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总量的再分配,其主要表现为税收收入。国家在取得税收收入以后,还要对税收收入进行再次分配,其主要表现为维持国防开支、行政性支出、社会福利支出、公共支出等等。毫无疑问,国家对于税收收入的再分配,无疑会影响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另一方面,一些个人也会凭借其所掌握的政治或经济权力,在个人之间进行再分配,其主要表现为受贿、行贿等现象.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要将基尼系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保持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高度重视可再生生产要素为维持其自身生存或发展所需要取得的收入。这就要求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法》的形式,保障劳动力的基本再生产;通过提高科技人员工资的方式,促进技术创新,为经济转型服务;通过加大教育补贴力度的方式,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转型服务。第二、在国民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中,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适当控制非生产行政人员的工资收入,杜绝各项灰色收入。同时,财政还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和科研投入的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低收入群体以及没有劳动能力的群体提供生存保障;第三、由于个人之间行贿、受贿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建立在损害经济整体运营效率的基础之上,因此,应该严加杜绝,以维护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6.关于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美国经济归结为:工资占国民产值的大约3/4,而1/4是财产收入。”[3]
理论上而言,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与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国家分配政策相关。从我国目前分配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以不变资本为表现形态的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一方面导致我国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张,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我国消费市场的疲软,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拉动。从美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美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高科技手段来推动,因此,在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劳动、技术为表现形态的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主导地位是必然的,而美国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呈现出的向劳动、科技倾斜的分配格局,必将有利于劳动者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从而使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分配上要借鉴美国经验,大幅度提高劳动者以及技术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使经济增长真正地转向依靠科技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
7.以劳动为表现形式的国民收入分配份份额的发展趋势
“在分配份额竞赛中,是劳动还是资本占上风呢?存在背道而驰的因素,因为各个劳动者分摊的资本数量的增长降低了利润率,而技术进步却提高了利润率。这些相互抵消的作用的结果趋向于分配给劳动的国民收入的份额有非常缓慢的和微小的上升。”[4]
从现代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劳动已超出了单纯地体力劳动的范畴,从脑力劳动属性来看,实际上技术本身就是脑力劳动的产物,也是与脑力劳动结合在一起的。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现代新兴经济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越来越依赖于以脑力劳动为表现形态的技术进步,因此,根据收入与贡献相匹配的原则,以技术形态为表现形式的脑力劳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必然的。鉴于由技术推动的新兴经济的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具体情况来看,未来我国经济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脑力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此,在当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就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调整分配结构:第一、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一方面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另一方面约束粗放型经济的发展;第二、通过加大教育投入的方式,培育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经济转型提供劳动力支持;第三、通过多种渠道大幅度提高以技术为表现形态的脑力劳动者收入水平,鼓励他们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动力。当前提高脑力劳动者收入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大幅度提高脑力劳动者工资性收入;②通过深入贯彻《专利保护法》的方式,提高脑力劳动者专利收入;③通过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方式,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技术发明者可以通过技术入股、变卖等方式实现收益;④通过设立国家专项奖励基金的方式,奖励从事重大发明创造的脑力劳动者。
8.工会提高工人工资的几种方法
“工会企图提高工资的四种方法:1.工会可以减少劳动的供给;2.工会可以使用集体协议的力量来直接提高工资率的标准;3.它们可以使劳动的需求增加;4.工会可以抵抗拥有垄断协议力量的雇主。”[5]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低工资现象与企业工会力量薄弱有关系,因此,当前要提高企业劳动人员的工资水平,一要靠政府通过制定《最低工资法》来保障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二要通过工会体系的建设,来保障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