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
在经过一年半的漫长等待之后,小米5终于在昨天与大家见面了。
两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上,雷军张口不离“黑科技”,“骁龙820”、“陶瓷机身”“DTI”等等。但要说最火、最受关注的还是小米重新拾起的NFC技术。
小米曾经在米3、米2A上试验推广过NFC技术,但效果并不理想,据说只有1%的用户使用过,所以在小米4的时候就将此模块取消了。如今,小米5将NFC功能重启,且具备了更加完善的服务模式。
从2015年开始,Apple Pay就开始为入华造势,赢得了众多果粉以及市场的关注。2016年初,Apple Pay正式进入中国,据说开放首日绑卡次数就高达3000万。一石掀起千层浪,移动支付的市场被彻底搅动起来,NFC技术重新得到了大家的重视。据悉,Samsung Pay也已在国内进行公测,计划下月也将入华。
NFC手机移动支付的火被苹果点燃了,大家纷纷仿效。而小米在自己推广不利的情况下,能否借着Apple Pay兴起的东风,打造自己的移动支付王国呢?
厚积薄发
小米5虽已具备NFC模块,但还未正式推出Mi Pay, 据雷军介绍,小米目前正在同各大银行交涉。相信Mi Pay的推出只是时间问题。虽上线落后于苹果、三星的移动支付,但这也使得小米有了更多时间和市场先行者的经验来完善自身。
相比苹果手机的NFC支付功能,小米5配备的全功能NFC支持了读写模式、写卡模式、卡模拟模式以及P2P模式,用户可以使用小米5的NFC实现刷公交卡、为公交卡充值、绑定银行卡、手机刷卡消费、连接NFC硬件设备等全面功能。
可以说,小米5先天优势上就比苹果高出了一大截,具备了更丰富的使用途径和更广阔的接入场景。小米预见性的布局,也将在未来的市场上为其赢得更大的B端和C端份额。Apple Pay目前仅支持绑卡的移动支付,要知道NFC 的用途远不止于此,如果苹果要开发更多的功能,首当其冲的是面临硬件及系统的更新换代。而小米5具备的全功能NFC已经为适应市场需求做好了铺垫,只需要后续的软件跟进即可。
尽管2015年小米的手机销量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被华为赶超,但在国内小米还是当之无愧的头名。也就是说,在国内,小米还是有庞大的用户群在支撑。对于移动支付来说,这就是一笔巨大的隐形的财富。
用户的沉淀,对于小米想要布局的移动支付来说,首先就消除了市场推广的壁垒,省去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和资金的消耗。小米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具备NFC功能的小米手机的大范围覆盖,是小米打入移动支付市场的又一把利刃。
生态协同
小米从2013年成立小米金融以来,虽致力于金融生态的完善,但奈何支付牌照受制于人,未能成功。
最近小米以65%的股权收购一家具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捷付睿通”。 “睿付通”使用用户已超过200万,年交易量突破20亿元人民币,拓展100余家合作伙伴,建立自有渠道20000多个。控股捷付睿通,算是了了小米一大心愿。
搭载NFC的小米5为支付搭建了“桥梁”。支付通道的建成为小米金融做好了铺垫,方便了小米金融业务资金支付方式的自我建设。 当然,在小米的大生态内,小米商城,及其他渠道,包括捷付睿通的自有渠道等等,都将以便捷的小米自有移动支付方式实现。
而这些渠道反映到移动支付本身来说,算是小米生态给自己营造的一个大的移动支付场景。相对苹果自有的APP Store 、iTunes Store来说,这些场景更大,更具实用性。有了整个生态的互补,小米移动支付看起来更具有竞争性。
当然了,Mi Pay并不一定会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王公子第。虽说厚积薄发的小米可能会更有经验,同时也要面临市场早已被三星等一众安卓手机瓜分的危险。
小米以性价比为噱头所吸引的固定粉丝用户会不会成为小米移动支付的常驻用户,不得而知。
总而言之,小米移动支付Mi Pay面世是大势所趋,但也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