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尤须做实服务“大文章”
出门办事,老百姓就是图的一个方便快捷。而在银行、邮局、火车站、汽车站、政府办事大厅等窗口单位,老百姓办理汇款、汇兑、邮寄、购票、社会保障等各类业务,不少业务的办理过程并不顺利,甚至令人无奈。在平时走访中,不少人都对“队难排、事难办、脸难看”有着强烈共鸣。
设立服务窗口、办事大厅,其根本目的是为老百姓提供贴心周到、热情友好的服务。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其最终目标就是让老百姓在办事的时候能花更少的时间、有更简便的程序。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理想。手续明明不麻烦,却因为干活的人少或有人串岗、脱岗、离岗,导致老百姓要耗上大半天时间排队;明明有章可循,却因为干活的人不愿解释或不屑解释,导致老百姓云山雾罩、火冒三丈;明明可以半小时内办结,却非要老百姓再等一个星期或再跑几次腿……诸如此类的窗口单位恐怕没有想到,他们关闭诸多窗口的同时,也关上了老百姓感受改革“红利”的一扇门。究其原因,还是一些官员,特别是少数窗口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谓的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仅仅停留在墙上挂挂、口中念念、文里提提,成了“稻草人”。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三十六计,干为上计。大路小路,唯有实干才有出路,除此以外别无他途。再好的理念,再漂亮的构想,再规范的制度,都得落到地上、冲破现实阻碍才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不能当作口号喊,必须靠各级各地窗口单位、服务行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将一项项制度落到实处、一条条承诺兑现到位,才能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成败的关键。人性化、细节化、高效化的管理,应该是服务行业的共识和准则,直接面向市民提供服务的窗口单位更在其中。简化流程、改善手续,只是改革的一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实现工作理念上的转变。只有理念转变,更多强调岗位责任意识,才能让工作人员不再面对排长队的顾客而冷眼旁观,不再面对拥挤的业务等候区却坦然放下卷帘,不再面对疑惑的市民而高傲地“不解释”、“不清楚”。各级各地要持续不断地狠抓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将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善于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引导基层干部尤其是窗口工作人员恪尽职守、履职尽责,将服务进行到底。
小窗口,大服务。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传递的是党和政府的信息,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窗口单位办事不“磨人”,才能让党和政府工作接地气、得民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服务行业、窗口单位必须在与老百姓面对面的打交道中,不断锤炼务实作风、提升服务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两为”专项整治,加大问责惩戒力度,对于解放思想不够、工作面前无为的,要问个究竟、责个彻底。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小处抓起,在点滴中传递温暖、汇聚力量、凝聚人心。千万不能让一扇小小的窗口,毁掉老百姓心中的“获得感”!
(倪洋军)
“小窗口”尤须做实服务“大文章”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