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洛夫访谈专辑1(仅供研究人员参考)


莫洛夫访谈专辑1(仅供研究人员参考)
【编者按】
最近从网上发现莫洛夫这个人物,是从他的一个惊人观点引起的。他说:我不但不担心中国人会夺回西伯利亚,而且建议俄罗斯和中国一起建设西伯利亚高铁,连通中国东北和波罗的海,甚至建议把加里宁格勒这块波罗的海‘飞地’按99年租赁给中国,就如当年香港租给英国一样。在俄罗斯保持军队管理权和主权条件下,让中国成为具有欧洲‘领地’的国家。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上的一体化将最终实现东亚和欧洲经济一体化,中国也将最终完成现代文明进化过程,摆脱封建农耕文化传统,这将极大促进人类福祉
莫洛夫何许人也?查不到专门的人物介绍,从他与那小兵的谈话中所寻到的蛛丝马迹是:俄罗斯的“中国通”,普京的顾问,被誉为俄罗斯外交和战略问题的“国际象棋大师”。
那小兵又是何方神仙?他在博客上的自我介绍是:一个敢讲真话的人。独立思考,专心奉献;不求同意,但求理解。职业:企业管理人兼职:独立记者、专栏作家。爱好:金融、哲学、历史、经济学。作品:《中国的另个地球》《中国未来两百年》《那小兵哲理讲座》《现代西方美术概念解析》《中国历史大反转》”。除了个人的介绍外,还有一点蛛丝马迹是,他与莫洛夫是曾经的同学。
撇开个人来历和访谈内容可能存在争议,那小兵所提的问题和莫洛夫的回答还是值得我国外交和战略高层人士认真读一读,甚至可以作一番研究。从今天起作一连载,编者仅对原文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做了一些修订。特此声明。
 
莫洛夫:俄罗斯人为何不怕中国索回西伯利亚
那小兵:
中国读者中不少人一直想知道俄罗斯人如何看待它夺取中国远东地区领土的问题,您可以做一个简单解读吗?
莫洛夫:
这个问题比较敏感,但我还是想从一个中立角度谈谈。首先我要说的是,现有俄罗斯远东领土都是通过合法程序获取的,当然这也包括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俄边境条约,这点大家都无话可说。因此,所谓中国人对俄罗斯占领中国领土争议目前仅仅是个历史感情问题,不是现实法律纠纷问题。这个条约是中俄关系的基石,如果没有这个安定的北方边界,中国绝对无法大规模搞改革开放。
第一点,俄罗斯如果真的退出西伯利亚地区,这意味着美国和日本及其韩国进入该地区,中国面临多个对手;二,俄罗斯不会轻易退出西伯利亚,必然借此使用二桃杀三士策略借力打力,让日本这个海盗国家成为与中国的陆地边界最大对手,同时促成美国联合日本在该地区对付中国的格局,这对于中国是引狼入室;三,中国人历代都不习惯北方领土经营,这点从东北工业区衰败和内蒙地区土地沙漠化就可以清楚看出。中国人是典型农耕民族,搞手工业和轻工业可以,搞重工业没有恒心也没有特长,最能耐就是搞房地产炒作,这绝对不适合北方地区。
我反而觉得中国政府绝对不希望俄罗斯这个北方大国失去这块版图,因为俄罗斯显然比日本和美国在这块土地上构成的威胁要小的多。俄罗斯有求于中国,中俄可以通过贸易达成互补性经贸合作,相互平等相待。这点上日本和美国都做不到,也不会做。虽然有人说中国与俄罗斯是世仇,却忽略了另一点,那就是中国和俄罗斯也是世交,尤其是意识形态方面有天然的契合度。虽然西方人刻意弱化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文化共性,我倒认为中俄文化都具有浓厚的蒙古集权传统色彩,更贴切的说,都有秦始皇的影子。刻薄一点说,我们两国都曾经是蒙古人的奴隶民族,当我们不当奴隶时,却无法摆脱要让别人当奴隶的坏习惯,否则我们不知道如何统一管理如此巨大的国家。这注定我们两国在无法吞并对方时会形成某种联盟关系。
大家不要忽略俄罗斯这十多年来的改革成果,也不要忽略俄罗斯的民族韧性。叶利钦和普京解决了俄罗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大难题,那就是一党制度,走上了宪政制度。普京虽然搞强人集权,但他无法确保永远把权力传给自己同党,也不必为无限膨大的党员集团提供特权福利,更不必花大量经费维稳,国家统治权力已经通过民主选举合法化了,剩下的无非是消灭分裂主义者,打击面大大缩小,国家分裂风险大大降低。比如,如果港独发生在俄罗斯,老百姓早就打死他们了。俄罗斯的垄断寡头们害怕普京,而不是劫持普京的政府,这是俄罗斯企业家和中国国企集团的根本区别。
大家也许奇怪,为何俄罗斯目前经历如此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却依然空前团结?这正是俄罗斯人的民族性,越是遇到困难越是团结一心。当年红军面对强大的德国纳粹强大进攻硬是反击冲锋打败对手,这是人类战争历史上的奇迹。彼得堡(列宁格勒战役)饿死那么多人,科学家宁可饿死,自己也不吃掉培育的良种。这不会发生在沙俄白军身上,因为白军没有民族主义精神,只有封建等级奴性。而斯大林把民族主义发挥到了极点,他最明白俄罗斯人的民族性。你说这是悲剧也罢,但这不正是历史吗?普京非常明白俄罗斯民族的这种特性,这正是他至今如此淡定的原因。
我不但不担心中国人会夺回西伯利亚,而且建议俄罗斯和中国一起建设西伯利亚高铁,连通中国东北和波罗的海,甚至建议把加里宁格勒这块波罗的海飞地99年租赁给中国,就如当年香港租给英国一样。在俄罗斯保持军队管理权和主权条件下,让中国成为具有欧洲领地的国家。中国和俄罗斯在经济上的一体化将最终实现东亚和欧洲经济一体化,中国也将最终完成现代文明进化过程,摆脱封建农耕文化传统,这将极大促进人类福祉。
 
那小兵:
您对于俄罗斯历史很有研究,也对中国历史感兴趣,可以从历史角度探讨一下两国关系发展规律吗?
莫洛夫:
感谢读者们的关注。我发现许多中国读者对苏联历史比较了解,但对于俄罗斯历史不太了解,这是可以理解的,历史原因大家也知道。中国读者中了解俄罗斯东正教文化的不多,了解蒙古人对俄罗斯地区的统治历史不多。许多中国读者读近代俄罗斯和苏联文学作品时,很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一方面同情俄罗斯人的悲伤情怀,另方面把这种情怀的产生背景错误地放到了苏联革命和二战卫国战争的历史背景中去,得出的结论是国家要强大,民族要敢打。相比之下,西方人读俄罗斯文学恰恰得出相反结论,认为俄罗斯的悲剧在于没有形成公民自治社会,认为民粹主义与民族主义同流合污导致了苏联整个历史进程的悲剧。
同样道理,西方人读中国文学感觉到的是中国人的两极信仰特征,一方面是对皇权的极端崇拜,另方面是对苍生(民众)的极端追崇,恰恰两者中间忽略了公民个体的尊重和自重思想。而中国人自己读自己的文学至今依然很少这种反思,依然不断在至尊之主极端民粹之间来回跳跃性思维着。从这点看,俄罗斯和中国文化有相通之处。
正是由于这种共同的文化特征存在,从一开始中国革命家们便在情感方式上喜欢上了苏联模式,他们发现苏联不但能够搞高速经济和科技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中国人心目中另一尊神,那就是苍生。在这尊神的旗号下,革命者似乎可以解决一切皇帝缺位的国家治理问题,无偿瓜分私人财富,无司法程序审判任何被怀疑者,可以用革命口号替代法律处置任何政敌。按照列宁的说法是无产阶级专政,按照中国革命家的说法是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其实都一样,就是用一个庞大无比的人民替代了皇帝,大家一起当这个皇帝,自称为先锋队革命圣徒。可是,正是因为这种组织的缺少对个人的定位和尊重,个人权利无法通过民主方式实现,不得不按照权力级别分配,导致等级森严,特权突出,个人崇拜发展到了极致,斯大林就是例子。特权人物和特权人物的斗争代表了整个组织的发展内容和过程。
这种特权模式被共产国际组织放大到了世界范围,很快就发生了一种奇特现象,每个共产党政权之间存在着的同构性十分强烈,国家领导人之间产生了盟主争夺战,争不到便要搞山头主义,骂别人是修正主义。斯大林在时苏联有垄断权,这个问题不突出,但后来赫鲁晓夫就搞不定了,共产国际也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三种形态的产生。最极端型的是朝鲜的主体主义型,干脆进入到了皇权和神权合一的格局了;第二种是个人崇拜型,中国文革就是这种型;第三种是修正主义型,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基本上是这型的。这些社会结构导致了他们之间的隔阂,更导致了他们与西方的隔阂,从隔阂到冷战也就顺理成章了。许多中国读者问为何朝鲜和越南都是白眼狼,你从这里面不难找到答案了。
俄罗斯的50后、60后们所受教育和中国同代人非常接近,都是被用卫国战争和彼得大帝丰功伟绩教育起来的。尽管如今他们也理解为何要搞民主改革,但感情上无法摆脱那种民粹主义情怀,动辄嚷嚷国家至上,动辄为民族悲情流泪,民族和国家成了永远的俄罗斯双头鹰的两只鹰头。俄罗斯这个民族唯独不懂如何声张个人权益,无论文学巨人如何呼唤也无法做到这点,反而把这种劣根归咎于历史包袱,一旦把包袱推给历史便无人可以更改,这就是俄罗斯人。我个人认为,俄罗斯固然有悲壮的历史,可惜无法像德国人那样走出悲情浴火重生,一切恶果由此而生。这导致俄罗斯人有极其强烈的被补偿心理诉求,感到世界对自己不公正,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俄罗斯没有意识到,他们越是这样,其他国家越是无法和他们亲近。中国是否也如此?这个问题交给大家回答。
俄罗斯人常常聚在一起笑话美国人傻,说美国人只懂得消费商品,只懂得打篮球,对哲学和民族毫无深刻思想。我认为恰恰美国人懂得个人权利的重要性,才能如此坦然轻松看待自己的生活,给生活投射出一种自然纯真的感情。展望未来,我常常这么独自思考,东正教的牧者们总是喜欢说上帝保佑你的俄罗斯子民吧。如果哪一天开始,他们说上帝保佑所有人类吧,让他们自由平等,让他们安居乐业,那时俄罗斯才能真正解放自己的灵魂。
(来源:《那小兵的博客》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