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各个单个资本来说,再生产的连续性有时或多或少地会发生中断。第一、价值总量在不同的时期往往以不等的部分分配在各个不同阶段和职能形式中。第二、这些部分可以按照所生产的商品的性质,即按照资本投入的特殊的生产领域,进行不同的分配。第三、在有季节性的生产部门,不论是由于自然条件,还是由于习惯,连续性可能或多或少地发生中断。”[1]
马克思关于单个资本再生产可能会发生中断的论述,对当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资金断裂情况,具有警示意义。这就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适度控制规模扩张,在产业链上合理地分配资金。
马克思这个论述,说明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发展生产力的方式来实现;二是通过扩大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规模的方式来实现。这二种扩大生产规模的方式主要表现为粗放型再生产和集约型再生产。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因此,从长远来看,通过生产力的发展,走集约型再生产之路,是扩大生产规模的最佳选择。
1.产品和资产的流通
“预付在固定资本上的资本价值,和预付在流动资本上的资本价值一样,都通过产品来流通,都通过商品资本的流通而转化为货币资本。”[3]
马克思这一段论述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否顺利实现销售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此,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是市场微观主体实现正常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2.一般利润率规律
“关于利润率提高和降低的一切规律,实际上都具有下述双重意义1.一方面,这一规律是一般利润率的规律,人们可能认为,一般利润率必定每天都会变动,但是,一个生产部门的运动,会抵消另一个生产部门的运动,各种影响交错在一起,并失去作用。各个生产部门的波动的突然性、多面性、和时间长短不一,使波动部分地由于发生时间的先后而得到平衡,以致涨价后又跌价,或者跌价后又涨价,因而波动依然是局部的,也就是限于特殊生产部门;最后不同的局部的波动还会互相中和。2.在每个生产部门中,本部门的利润率会发生或长或短时间性的波动,直到这种波动经过一系列提高或降低稳定下来,足以赢得时间来影响一般利润率,从而不只是具有局部的意义。”[4]
马克思关于企业经营业绩周期性变动规律的论述,与现实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基本相符。其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企业运行是存在周期性的,微观企业经营存在的这种周期性运行特征,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周期的出现。当前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根据马克思这一企业运行周期思想,要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顺应经济变化周期,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相应地扩张或收缩企业的经营规模,以获取一个经营周期内收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