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对于另一种雾霾的比喻很深刻
李华新
全国政协定于2016年3月7日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召开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解振华、秦大河、吴晓青、胡存智、白岩松就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特别是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有序有度利用自然,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回答记者提问。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表示,遇到很多环境事件,比如偷排、超标排放等等,舆论和新闻媒体要当政府和老百姓的眼睛。有的地方发生了环境污染事件之后,希望“灯下黑”,很多当地媒体都不能报,这是社会当中的另一种“雾霾”。在舆论监督方面,媒体可以帮着环境保护做大量工作,想要绿色发展就要为媒体的舆论监督多开绿灯。
的确刚刚看到白岩松出现在记者会上的时候是有些惊愕的,作为媒体人、作为全国委员白岩松现在是处在出现在记者会上,那么他能够谈什么呢?显然白岩松在接受回答记者提问时,一开腔就谈到了这个问题。有组数字表明,他一年主持的新闻一加一四十多期,就有二十多期是有关环保的话题,这似乎也是他能够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吧!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展示自己随身携带的手绢和交通卡。他说,两个人每天用手绢8次,一年下来可以保护一颗20年树龄的树。手绢是最便宜的奢侈品。中国人用这个长面子要比拿出一两万块钱的包更有面子,更重要的是这种面子会保护里子。另外,我只要有可能,在北京就尽量减少开车坐地铁,不是我有多绿色,而是开车经常无法守时。我政协开幕就是坐地铁来回的。戴上帽子,摘下眼镜,托雾霾的福,口罩是标配。第三是使了十几年的绿色布口袋,这么好的优良传统今天怎么就减少了呢?布口袋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大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而且它极其方便。
白岩松同时向其他委员提问,面对雾霾的时候到底是环保工作者厉害,还是风厉害?胡存智表示,我想风也厉害,环保工作者也厉害。在风也厉害、人也厉害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地发挥人的力量,做好环境治理。至于风来我们更欢迎,风不来我们也同样过上幸福的日子。在“十三五”规划中,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都看到,“十三五”规划中把环境的治理目标都列为约束性指标,相信经过“天天的治理”,人一定比风厉害。
白岩松被提问,同时也像其他的政协委员提问,不改自己记者的身份。至于当地的新闻媒体不敢曝光当地的环保问题,其实这也是一种雾霾的说法,的确是很生动,而假如当地媒体也能积极主动监督,那么,在未来五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
这是一个必须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得到的指标。从这一点来看,灯下黑的雾霾更需要曝光监督!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