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清华大学等高校学生庆祝“女生节”。因高校女生觉得自己不是妇女,但又不愿意失去庆祝“三八妇女节”的权益,所以发明了“女生节”。日期为3月7日。有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坏坏地用了这样的标题《“女生与妇女只差一日”——清华3月7日壮观庆祝女生节》。
毛泽东一向重视妇女。其名言“妇女能顶半边天”,家喻户晓。
记得挑选党代会、人大代表,有个规定:一定的比例留给妇女。现在的第12届全国人大中的女代表,占23.4%。第12届全国政协女委员的比例是17.83%,少一些,问题不大,因为不是权力机构。中共十八大的女代表,比例跟人大的几乎一样,为23%。
中国妇女参政的比例远远超过日本。日本国会议员中,女性只占3.5%。少得可怜。听说,日本妇女结婚后,基本都辞职在家服侍男人。做好可口的饭菜,等男人下班。在门口,恭恭敬敬迎接男人回家,“您辛苦了”。多数男人下班后先去泡酒吧,很晚才回窝。有的娇妻甚至会在桌上留张纸条:“饭在锅里,我在床上…”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全部现任535名议员中,女性为98位,占18.3%,算是相当高了,但是比起中国的比例,还差一两条马路。
“三八妇女节”虽说是“国际妇女节”,但美国没有这个节。没有放半天假之说。
闻知中国妇女有长达数月的产假,美国妇女无不“羡慕嫉妒恨”。口口声声捍卫“人**权”的美国,却不给产妇一天产假。没有弄错,一天也不给。美国人不兴“坐月子”。你要休息,用你自己的病假、年假。
薪酬方面,美国妇女也很吃亏,总体上远不如男性。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之截止2013年的统计资料,美国全职职工(full time, year round workers)的年薪中位数,男性为50,033美元,而女性则只有39,157美元。
美国的妇女,没有“克主席”、“布主席”、“奥主席”为她们谋幸福。要争取任何额外的平等权益,全得靠自己。比如,有个民间组织,叫做“GoTopless”,呼吁给予妇女上半身不穿衣服(Topless)的裸胸权益。加州的一些妇女发起“乳房不是炸弹”运动(Breasts Not Bombs)。每年8月,首府华盛顿、纽约、洛杉矶等地,都会举行一次裸胸游行活动,争取裸胸自由的妇女和支持者(包括许多男性),一起“赤膊上阵”。
当然,也不是说,美国没有给妇女任何的“半边天”的权益。比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男女都一样。在选举权方面,女性的投票率甚至超过男性。候选人若是魅力四射的帅哥或大叔,女性的选票更是如彩蝶狂舞。
但是,跟“国事”不同,在“家事”方面,美国妇女真心不敢奢望“半边天”权益。根据美国民间组织“Lean In”的统计,美国有43%的妇女辞工在家带孩子。
美国著名杂志《大西洋》(The Atlantic)曾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为何43%的带孩子的妇女辞工;如何让她们回去》(Why 43% of Women With Children Leave Their Jobs, and How to Get Them Back)。作者名叫波莱特。她拥有哥伦比亚大学学士、哈佛大学硕士和沃顿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MBA from Wharton)三个学位。她有份很好的咨询专业工作,属于管理层级别的。婚后她生了女儿,休息十个星期后,她重返工作岗位。她的顾家的丈夫和保姆精心照顾贝比,不需要她操心。然而,她渐渐觉得,她错过了女儿生命中的那些重要的片刻(I was missing out on key moments in my daughter's life),而她又不是神经坚强的“女汉子”。考虑再三,她决定辞去工作,在家陪伴女儿。公司尽力挽留她,允许她部分工作可以在家里完成。但是,她很清楚,一旦工作,就得负责,就得尽职,就得全力以赴。她谢绝了挽留,做起了全职母亲。
当然,有些妇女辞职在家,部分原因是因为薪水不高。美国人工贵,请保姆的话,自己的工资全都交给保姆了。即便送日托(Daycare),也不便宜,每个月1千多美元是正常的。总之,如同波莱特所说,恐怕所有的母亲都怕错过孩子生命中重要的片刻。什么“妇女能顶半边天”,听都没有听说过,管它呢!(Who cares)
中国以前有句话,叫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美国女子嫁人,不要房子,不要彩礼,传统上婚礼费用都是由女方负担的。所以,婚后与其丈夫是完全平等的,男人不要指望在家当老爷。但是,有件事是必须“随鸡、随狗”的,那就是:嫁给男人后,就得改成丈夫的姓。结婚证、驾照、税单、信用卡、工作证、借书证、健身卡…,都得改。中国媒体经常报道的美国政治人物“希拉里”,其实在美国媒体上都是姓氏“克林顿”(Clinton),或是连名带姓“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1975年,她与比尔-克林顿结婚。最初几年,这位女强人拒绝改从丈夫姓氏。她被民众评论为“缺乏传统家庭观念”,对克林顿的仕途产生了负面影响。1980年,希拉里不得不“随鸡、随狗”,正式随夫姓。在这方面,中国比美国进步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