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辛卯)7月,严复痛悼郭嵩焘逝世(《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一百零一)
严孝潜
1891年7月
1891年7月18日(六月十三)郭嵩焘逝世。
严复"闻讯悲怆不已"。严复在英国留学时,与郭嵩焘结织,当时郭嵩焘为中国驻英法公使,严复的学识及出众才华,深得郭嵩焘的尝识,后来他俩成了忘年交。郭嵩焘在辞去驻英法公使,即将正式离任回国时,还正式向清廷总理衙门保荐严复等六人留充随员。当时郭嵩焘还致函清廷某位当权人物推荐严复:"出使兹邦(指英国),惟严君能胜其任。"但那位当权人物认为郭嵩焘之言过于狂直,将其推荐函凉置一边。严复回国到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职后,一直和郭嵩焘有密切连系。严复回忆说:余"尝语湘阴郭先生,谓英国与诸欧之所以富强,公理日伸,其端在此一事。先生深以为然,见谓卓识。"严复为郭嵩焘一生的命运抱不平,更为自已辜负了郭嵩焘的赏识而惭愧。在这种悲愤的心情中,严复书写了一副挽联:
平生蒙国士之知,而今鹤翅氋氃,激赏深渐羊叔子。
惟公负独醒之累,在昔蛾眉谣诼,离忧岂仅屈灵均。
前半句写的是知遇之恩,颂揚郭嵩焘的爱国忠心,如同西晋大臣羊叔子。后半句写的是郭嵩焘的悲惨命运,由于头脑清醒,思想超群,受到诽谤,如同楚国大夫屈原。
另外严复还为郭嵩焘写了四首,五律的挽诗,但没留下诗稿。(《候官严先生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