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到底跟美元脱钩没有?


 中国经济到底如何?一屋子的中国问题专家恐怕会给出一堆五花八门的答案,不过易纲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其中的奥秘。

易纲用英文发言说,倘若美国经济能实现2%的增长,那他对中国今年经济将增长6.5%-7%就充满信心。如果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一如预期,我们就拥有对抗全球经济需求疲弱的扎实基础。

Yi Gang said he is “pretty confident” that the country’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will grow 6.5 percent to 7 percent this year if the U.S. economy expands by 2 percent. If the world’s two largest economies’ economic picture is pretty much within the expectation, we have a solid foundation to fight the weak demand of the global economy.

有关中国经济减速程度超出预期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全球金融市场发酵。

IMF先前估计,中国GDP增长率每因为国内投资放慢而下降1个百分点,就会导致20国集团(G20)总体增长率减少0.25个百分点。

注: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2016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7%,为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危机时期GDP增长6.2%以来的最慢季度增速。第一季度GDP增速较去年第四季度6.8%的同比增幅继续放缓,但符合市场预期。

易纲作了将近一小时的发言,期间多次有观众要求他阐明中国的汇率政策。但易纲强调称,市场是汇率的首要决定因素。

以下为易纲在该会议上的发言重点:

中国央行不会欢迎人民币汇率“严重”高估,市场是汇率的首要决定因素。中国希望看到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将在推行政策和允许市场决定汇率之间取得平衡。

美元在货币篮子中仍占据“非常大的权重”,但人民币汇率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而非钉住它,因此不应指望人民币汇率将跟随该指数而动。

人民币基本上位于均衡区间,市场力量仍然是首要影响因素,但现阶段过度波动对中国和世界都不利,尤其是在全球需求疲软的时候。

中国经济从投资带动转型为消费驱动,这个过程将持续数年,国内的高储蓄率成为一大阻碍。

同日,美国财政部表示,美国财长雅各布·卢、中国财长楼继伟讨论了“中国创造条件以有序和透明的方式向市场化汇率转变、同时向市场清晰沟通其政策和行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