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股市证监会主席有一个明显不同,那就是中国证监会主席自郭树清主席开始,一直在为市场寻找各种资金入场,尤其是养老金等长线资金是证监会主席一直寻求的重点资金,刘士余主席新官上任三把火之一也是寻求长线资金入市,而美国证监会主席笔者查阅了各种资料,都没有找到寻求资金进场的事例,不得不让笔者思考,中美股市差别在哪里?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美国上市公司为了提振股价和提高每股股票含金量,总是不断回购股份,同时美国投资者对公司分红水平十分敏感,尤其是稳健型投资者对分红更是十分重视,促使美国形成了良好的分红文化,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公司更是成为价值投资的典范之作,初始投资大约是13亿元,持有可口可乐14年时间里分红就高达近30亿元,仅仅分红就远远超过初始投资金额。如果把股份回购和现金分红都看成是对投资者的现金回报,有学者统计2006年-2015年美国资本市场回报给投资者是5万亿美元,而且2003年以来美国上市公司分红回购金额远远超过融资金额,净融资金额为负值,而中国则是相反,只有政府暂停新股发行救市没有公司自动停止上市的,逮住机会就会毫不迟疑发行股票,从上市公司来说,逮着机会就不断增发融资,现金分红是很少的,因此2006年-2015年累计净现金回报为-3.9万亿元,平均每年流失4000多亿元,。
这还不算,大多数公司采用派送红股等方式推高股价让自己高位套现离场,让市场进一步失血,导致投资者指责不断。以“变动截止日期”作为统一口径,2015年1175家上市公司“大小非”合计减持金额高达456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100亿元增加了一倍多,是同期IPO金额的3倍,同时创下A股史上的新高。因此按照平均计算15年市场资金流失就高达近万亿元。理论上来说要维持15年年初指数,市场最少需要新增入市资金1万亿元,实际上还有佣金和印花税,杠杆资金利息,15年市场消耗资金高达1.5万亿元左右。
资本市场就是一场资金游戏,股价上涨就是靠真金白银买出来的,是靠资金堆积出来的,所以 正是市场巨大失血,才让中国股市跌跌不休!
所以美国市场总是不用担心缺钱,因为市场本身就向市场源源不断注入资金,而且注入的资金远远大过市场因融资而流失的资金,所以市场资金越来越多,越来越丰沛,根本不用担心市场缺钱,而中国股市总是因为新股再融资和减持不断闹钱荒而导致市场跌跌不休,需要管理层四处为市场找钱。一旦新增资金无法弥补市场资金消耗量,股指就会出现失血性调整。钱荒是管理层最头疼的问题,找钱是证监会主席的一大重要任务。刘士余主席上任伊始三把火就是找钱。
一个市场需要依靠长期输血才能维持下去,一个市场需要证监会主席长年累月寻找资金进场才能维持下去,这个市场一定存在某些方面问题需要证监会去正视,需要证监会去解决,否则资金是不轻易进来的,即使进来也就是捞一把就走,或者成为被割的韭菜而落荒而逃。
首先笔者认为证监会应该继续推进现金分红,因为只有现金分红,才能为市场带来真金白银的现金流,才能保持市场流动性不至于丧失,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最佳方式,也是 上市公司应当履行的义务,上文也提到美国投资者对公司分红水平十分敏感,尤其是稳健型投资者对分红更是十分重视,促使美国形成了良好的分红文化,二级市场不能通过现金分红获得红利回报,那么只能依靠二级市场价差来获得收益,这只能助长二级市场各种恶性炒作,而股价波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风险是巨大的,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市场操纵盛行的国家,股价更是飘忽不定,走势更加朴素迷离,中小投资者更容易成为大资金鱼食的对象。
有资料显示,美国上市公司年度分红总数占利润总额的40-60%,有的公司还实施季度分红原则,而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一般很少,国家针对再融资有一个规定,一连三年分红总数不得低于30%,有再融资需求的公司才不得不实施现金分红。
日前双汇发展高额分红遭遇市场质疑,分红是帮助大股东还债,笔者认为高额分红不仅大股东拿到,中小投者也拿到,是十分公平的,并没有亲疏之分,至于认为分红会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更是多余,大股东是最大持股者,分红导致公司发展受挫是最大受害者。
中国股市之所以不愿意分红就在于中国股市监管不严,大股东可以通过关联交易,资金使用支配权和发放高薪侵吞上市公司利益,同时上市公司总是有资金饥渴症和投资饥渴症,有了一点钱就喜欢胡乱投资,胡乱并购。
其次是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市场过度失血,中国经济下滑压力依然很大,实体经济地方政府杠杆率较高,金融风险逐渐加大,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压力越来越大,新股发行难以明显缓减,以暂停新股或者是大幅降低新股节奏并不现实。
中国企业亟待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国资证券化加速势在必行,并购重组依然是未来市场重点,因此定增等再融资依然难以有效减少。
交易佣金虽然有进一步下降空间,但空间已经不大,对防止市场失血作用不大,最多就是提振短期市场而已。
市场最值得重视的失血渠道是产业资本减持,一个是数量级很大,远远多过新股发行规模,甚至是好几倍,其次对市场投资者信心打击也很大,因此亟待采取措施遏制市场过渡套现,那种动辄套现数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百亿元级别的减持必须被有效纠正。
适当减持补充流动性或者改善产业资本生活是应该的,也是无可厚非,但是以结婚为名要套现亿元规模或者以上学为名要套现亿元规模那就是一种令人深恶痛绝的借口,证监会已经规定三个月以内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不能超过1%,这是一种巨大进步,但并没有叫停大宗交易,这是一种严重的疏忽,让天量套现依然可以大行其道。新的减持规定根本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叫停大宗交易势在必行。
三是进一步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或者增持股份,减少市场流通市值,提高每股含金量,美国三大股指在次贷危机以后股指屡创新高,与上市公司不断推出天量回购是有极大关系的,巴克莱美股研究策略主管Jonathan Glionna在给客户的报告中称,“美国上市公司宣布回购股票的速度创历史记录。年初11月底,美国上市公司宣布回购股票的规模较2014年增加50%。按照路透的统计,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进行股票回购的美国上市公司有1900家,占比60%。这些公司用于回购和分红的资金是资本支出的113%,2000年时该数字比例为60%,1990年为38%。高盛表示,企业回购股票是支撑美国股市买入需求的唯一因素,是促使美股反弹的最重要原因。
纵观中国,鲜有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予以注销,市场流通市值越来越大,市场上涨需要资金越来越庞大,市场上涨难度越来越大。
一个市场需要不断补充资金才能维持下去,只能被市场誉为圈钱市,证监会主席寻求新的资金尤其是长线资金进场固然十分重要,但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市场不断失血,效果是难以乐观的,自从郭树清主席开始,就不断寻求资金进场,但走势依然不怎样,就是一个最好的历史见证。
补血固然重要,但防止失血也是十分重要,只有补血和防止失血双管齐下,中国股市才有希望,仅仅补血而不采取措施防止失血,再多的新鲜血液进来也或被各种巨大抽血机快速抽光并吓跑新投资者进场,补血难以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