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齐鑫:破罐子破摔,产油国齐增产!
周二(19日)原油市场依然受到此前多哈会议的影响,不过由于科威特产量受到原油工人罢工影响而大幅下降,因此原油市场获得了一定的支撑,已抹平前日跌幅。
周二下午,俄罗斯能源副部长表示,俄罗斯考虑增加原油产量,将原油年产量增至5.4亿吨是现实的。与此同时,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副油长称石油产量将在未来2个月会到制裁前水平。
此外,据彭博报道,尽管科威特闹罢工、令该国产量减少了约170万桶/日,超过了当前全球供应过剩规模。但伊朗制裁结束、重返市场之后,可以至少在3月基础上再为市场增加供应30万桶/天。而油市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沙特的闲置产能:可以立即激活逾100万桶/日,然后在6-9个月里再翻一倍。
上周末,16个产油国在多哈就原油冻产进行磋商,结果无果而终。各国就伊朗等国是否应参与冻产有着严重的分歧,是无法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尼日利亚石油部长称,各产油国或在6月再举行会议就冻产商谈。
此前投行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未能达成冻产协议并不意味着OPEC的原油产量短期内会回升,因为今年迄今产量得以维持稳定是拜原油生产中断和维修所赐,而非产油国之间的协调。本周短期内油价可能下行,高波动性依然是常态。
俄罗斯拟增产消息出来的同时,油价却扩大涨幅,WTI原油涨约1.6%,布伦特原油涨近2%。
【熊齐鑫观点】
熊齐鑫认为,受冻产谈判失败的影响,OPEC国家可能会竞相提高产量,此举会让油价进一步承压。此前,沙特阿拉伯已经暗示有非常大的可能会将日产出提高200-230万桶。由于沙特空闲产能占OPEC的三分之二,因而其竞争优势最为明显。这可能会引发OPEC成员国互相竞争、维持市场份额的狂潮,最坏的后果将是OPEC的解体,毕竟4月不冻6月冻,各国正抓住最后的机会增产,未来油价走势依然堪忧,实时分析指导,搜笔者名字联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