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在南海很“鹰派”咋反遭议员雷批?
——奥巴马政府很鹰派的假面具与真面目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两国不断升级的南海摩擦一直搅动着亚太地区紧张形势的神经。美国的航母、核潜、战轰、无人机等十八般武器更是紧锣密鼓地不停穿越南海的争议区域。打着维护航行自由与国际规则的美军俨然一个卫道士似的不停地对华炫耀着自己的武力震慑。从两国外交、军方人士的口水仗到南海争议海域的舰机对峙,奥巴马政府也的确比以前“鹰派”很多。
前不久,奥巴马政府也还背负着对华懦弱的骂名。而如今,它在南海摩擦上的表现似乎要比以前很“鹰派”。“鹰派”起来的奥巴马政府本指望收获一些交口的点赞,没成想却落个里外不是人、横遭议员雷批的下场。很鹰派的奥巴马咋又反遭美议员的雷批呢?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20日报道,在19日举行的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听证会上,一位资深民主党议员谢尔曼对奥巴马政府围绕中国南海争议岛礁的政策进行了抨击。谢尔曼(Brad Sherman)谴责奥巴马政府夸大存在主权争议的南海岛礁的重要性,以及五角大楼也夸大了中国在与邻国就南海岛礁主权争议当中来自中方的威胁。
奥巴马政府以及五角大楼为何要极力渲染来自中国方面的威胁呢?起因也还是政府对外活动经费的增加要求,极力渲染中国威胁成了他们向美国会申请大笔对外活动经费或增加军费开支规模的最大由头。
来自4月20日美联社的消息称,美国国务院官员在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听证会上表示,要求增加东亚和太平洋事务部门经费,结果引起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争论。
当时的争论情形是:谢尔曼称那些迄今无人居住的某些岛屿,我们表现得很鹰派,但这些岛礁真的没用;而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ussel)则回应说,美国是在为国际规则发声,美国在那里有着“重要的”经济和安全利益,“不是为了那些礁石,而是为了规则”;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主席、来自亚利桑那州的共和党众议员邵建隆(Matt Salmon)很赞同拉塞尔的观点,他反问道如果那些岛礁没有价值,那为何中国还要在岛上修建跑道?
据悉,尽管邵建隆强烈抨击美国政府要求增加经费的大部分要求,但他完全支持奥巴马政府增加对外交和东亚事务的年度拨款要求。
作为掌管美国政府钱袋子的总管,美国会山上的党派斗争常常把他们各种拨款要求上的党派争论突兀出来,以致成为外部观察美国政局、政策走向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也可以让外部更清楚地看到中美南海摩擦不断升级背后的真相和始因。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美国在南海不涉及任何主权争议,也一再宣称不选边站队,但南海争端已事实上成为美国与正在崛起的中国之间的一个主要摩擦点。
奥巴马与习近平的会面固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欢迎一个崛起的中国与美国一道共同治理世界,但依然改变不了美国欲借南海争端而极力遏制中国崛起的底色。美国在南海所声称维护的航行自由、国际规则,不过是一种霸权逻辑下的强词夺理而已。美国积极拉拢日澳印等域外大国介入南海争端,撑腰打气菲越等国咄咄逼人地反对中国的主权声索,不过是组团结盟遏制中国崛起,给南海和平解决增加更多复杂因素而已。美国介入争端的根本目的不是与中国一道促进南海和平,而是制造、加剧南海混乱,以让南海争端、南海混乱成为遏制中国崛起的绊脚石、拦路虎。这就是美国不断加剧中美南海摩擦的实质所在。
近年来,在美国的设计和搅局下,中国争取南海权益所受到复杂周边环境的钳制力越来越大。4月15日,日本发布新版《外交蓝皮书》,重炮批评中国在南海推动军事化。与此同时,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院对菲律宾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即将做出不利于中国维权南海的最后裁决。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更是气焰嚣张地宣称,太平洋司令部将“会像无视东海防空识别区一样,对南海防空识别区视若无睹”。在这种局势下,中美两国在南海的进退异变都极可能牵一而发动全身,甚至引爆中美南海激烈冲突。
尽管很鹰派的奥巴马政府遭受着其国会议员的雷批,但丝毫改变不了美国的亚太重返政策及其不断增加南海军事存在的态势。前几天,中美军方高层同时出现在南海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两国南海利益冲撞出来的必然之果。中国不要对奥巴马政府欢迎中国崛起的甜言蜜语再抱什么幻想了,而要更勇敢地直面美国愈加咄咄逼人的挑战。中国在南海核心利益的维护上已没有退路,必须勇往直前,绝境反击。
2016年4月21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