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竖一:谁都不该阻挠网络问政成中国新常态


文/罗竖一

 

      据2016年4月21日中国网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4月19日主持召开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提出了让7亿中国网民振奋的十大“干货”。

 

  确实如此,然无论是网路上,还是现实世界中,面对其中诸如“善意批评”、“互联网监督”之类的,也有人发出了某些“杂音”。其中,极个别的甚至直言,”要引蛇出洞?”

 

  直言不讳地讲,有的“杂音”并非空穴来风。在现实中国,确实存在有依法进行“网络问政”者,以及借助网络“善意批评”或“监督”者,被某些层面的官方或掌握公权力的个人打击、报复之事实。从事调查的一些媒体工作者、维权律师等,则往往是“网络监督”或“善意批评”的更大受害者。至于罗织的罪名,真可谓五花八门。加之,在改革开放之前的非正常政治生态下,也确实出现过太多由于“问政”、“建言”、“监督”,而被当时某些不可抗拒力量的力量投进大牢,甚至被迫害致死者。

 

  所以说,在点赞的主流声中,出现一些“杂音”,也并非全是“恶意批评”之类的。

 

  其实,以习近平为核心的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等高层,对很多情况是了如指掌的,因此,习近平明确指出,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领导干部对广大网民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领导干部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上述所指,归根结底实为一句话:中央最高层面大力支持网络问政,而任何一级官方层面都理当践行网络行政。

 

  事实正像习近平所讲,“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网络问政”这一人类历史发展大趋势。

 

  综上所述,笔者罗竖一认为,谁都不该阻挠网络问政成中国新常态。当然,网络行政也应是中国新常态。。否则,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尽管掌握权柄时也可能会伤着他人、祸害百姓、殃及社会。

 

  但是,“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否则,网络问政和网络行政,都十有八九会成为一句空话。(文/罗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