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发展方式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结构性改革激发全社会创造力,打造发展新引擎。
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预测,普遍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期,并小幅上调了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期。IMF的预期更新有力验证了我们对经济“新常态”的判断:在多元化退潮、全球化退潮和地缘政治动荡的综合作用下,全球经济弱复苏态势难以快速改变;全球经济越是羸弱,中国经济的系统重要性就越发彰显。
在这样的经济大背景下,“双创”教育成为各商学院MBA教育(MBA联考)的热门话题。近日在国内商学院行业论坛上,众多企业界人士对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大家也从嘉宾们的发言中了解到国内外商学院的教学现状与教育方式。
北京宝联之星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席利宝说:上MBA(MBA联考)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会如何突破惯性思考。使自己在创业过程中能集思广益,尤其是对聚焦自己的领域很有帮助。MBA教育使他从原来的一个从业者,变成一个创业者,因此他认为MBA教育(MBA联考)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席利宝对创业的建议:对一个有梦想的人,创业是正确的选择,对于难于承担失败的人,不建议创业。
中国加盟网CEO吴天华:因为我现在还正在上课,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互动最多,因为我们是小班制,班上才18个同学,15个男的,3个女的,所有的教授,基本上是中国人,但是在海外任教。不管是上战略课还是营销课、管理课,基本上整个课程都是互动,教授讲完基本的案例之后,课堂上大家随意站起来和随意抢着说话。每次上课基本上都会拖时间,12点下课,都得等到12点半,同学当中没有谁会觉得烦,都很乐意。
大家积极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进行探讨,班上的学员有搞金融的,有搞互联网的,有搞传统行业的,大家在互动当中、言语的交锋当中,有很多启发跟启示。而我,基本上把以前的商业模式,以前我们做平台、做服务、做信息发布,转到了如何更有价值去开发既有的资源,这条路实践完之后,还是比较有希望,也比较有信心。同时结合教授还有学校相关的师生资源,尤其在投融资方面对我有很大的启示。
大家积极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进行探讨,班上的学员有搞金融的,有搞互联网的,有搞传统行业的,大家在互动当中、言语的交锋当中,有很多启发跟启示。而我,基本上把以前的商业模式,以前我们做平台、做服务、做信息发布,转到了如何更有价值去开发既有的资源,这条路实践完之后,还是比较有希望,也比较有信心。同时结合教授还有学校相关的师生资源,尤其在投融资方面对我有很大的启示。
吴天华对创业创新教学的建议:创业必须要先创新,只有创新才可能创业成功。不见得每个人都去创业,但是创新,不管是学习当中养成一种创新的习惯,还是学习当中掌握一些知识点,更多是学习当中最好是通过课程上的教授,带领大家有更多的创新意识。比如课程的设计、作业的创新等,能够灌输到学生的脑海当中,并形成习惯,相信这些习惯会使他们以后在工作中或者是在创业中获取更大的成功,道路也会更宽广。
北京多彩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周海斌:学院每年都会组织去游学,因为在瑞士有我们的学院,去年我和同学们一起去了瑞士,中途去了法国和德国,去感受了一下欧洲人的工业化精神,去感受了一下他们很独特的制造业生态,或者是对创新的新的理解。这个过程当中开拓了眼界。白天参访,晚上做作业,每天做作业到凌晨,第二天早晨还要起床,把新一天的行程按照原先的计划去做,一周下来既开心,同时又特别累,但收获也是最大的,能学到很多东西。
商学院里面有很多老师都是行业里出色的企业家来给学员上课,这对创业者的帮助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是实战的创业者,同时他们也在创业的路上一步一步做重新的梳理或者往高的层次发展,他们会给学员很多好的建议,或者是特别针对你公司自身发展的问题,给予你很多一对一的指导。
周海斌对商学院创新和创业者的建议:因为现在所有的商学院,无论是体制内的还是创新类的商学院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二次创业,我希望这些商学院能够用创业的心态办好商学院的教育,用创业的方式对待这些新的MBA或者说是创业者,这是第一。
第二,读MBA是没有错的,因为当你输的时候有一群人在陪你东山再起;当你赢的时候,有一群人在背后和你一起君临天下。
心触动传媒创始人兼CEO王绪松说:对中欧商学院印象最深刻的是,学习压力非常大,基本上每天都是两点钟睡觉,8点起床,9点上课,7天有6天上课,1天做作业。一开始特别不习惯,分小组,六人一小组,大家会经常讨论。有一次做小组讨论做到早上3点,突然一个兄弟拍桌子说觉得方法不对,重新来过,顿时团队的气氛特别不对,但最后的结果是大家气也消了,成绩也不错。因此,在商学院如何与同学建立感情,进行头脑风暴是相当重要的。吴敬琏教授跟学员讲,商学院最应该学到的是:“学习和思考的方式”,这样的学习过程,非常有用。
中财融商(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大任说:印象最深的只有一个字就是“贵”,MBA的学费是很贵的,上学之前觉得这个学费是普通学费的好几倍,国、内外商学院众多,从几万到三十几万不等,第二,在学校里收获最大的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跨界”。在原有的行业里,我们非常熟悉的,资源整合、人文关怀,轻车熟路。但是怎么样能形成跨界,你在一个小的领域里其实是很难实现大的谋划,但在MBA这个圈子里,就把整个学员给串起来了,MBA一起上课的时候,一百多个人,挤在一起,很多人上了课以后,大家都不认识他,毕了业之后才知道原来是同学,握握手、喝喝酒,好多还是在酒桌上认识的。但把志趣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精中选精,形成更小的圈子,能形成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圈子,来冲击思想,创新理念,实现突破。
冯大任对MBA教育的建议:MBA学生的条件已经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当年我们上MBA(MBA联考),有很多还是有相当阅历、相当基础的人在做MBA(MBA联考),但是现在MBA越来越年轻化,很多上MBA的目的很简单,有的想在职业发展上获得更好的认可,有的想创业,大概还有不到10%的人想谈恋爱,什么样的关系都有。但是对商学院来讲,我们对MBA的教育(MBA联考),一方面是鼓励大家去创新创业,但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至少70%以上的人是不具备创业的条件,他的心愿还是通过MBA的教育来获得一个更好的新的工作的机会,或者是人生的转变,针对不愿意创业的学生,我们给他们讲一讲怎么做职业规划,如果他想进国企,进房地产企业,想进投资公司,进基金公司,我们用我们的校友资源给他们做一门专门介绍这类公司如何招人、选人、用人、培养人、提拔人和最后奖励人的课程,帮助我们的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做好他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帮助他们更早地将人生职业理想进行生根落地。
李克强曾说:“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但是,创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创业成功的机率也是很低的。中国MBA教育中的“双创”教育,是政府和个人都必须关注的话题。
其他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