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竖一
据2016年4月25日《东方今报》官网报道, 4月23日下午两点半,一场别开生面、与众不同的文化盛宴“中华龙凤文化节暨心司南启航大会”在北京行宫国际酒店隆重举行。启动仪式由著名传统文化学者、作家、出版人冯承平主持,与会者有各界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网络大V等近百人。据悉,内容丰富的龙凤文化节系列活动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
由此可见,龙凤文化正逐步走热,而有望成为世人,尤其是全球羲黄子孙的“心司南”。
正如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网络核心评论员、中国铁路作协会员解筱文所讲,龙,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有图腾意义的象征物。在十二生肖中,是唯一一个我们没有见到的神物。
但是,古往今来的无数羲黄子孙对龙充满无限遐想,而且格外敬重龙、崇拜龙、亲近龙,并普遍认为其是龙之传人。中国学术界,对龙及龙文化的研究也是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有成果。
譬如,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就认为中国龙文化具有三重内涵:第一层,龙的观念: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第二层,龙的理念: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第三层,龙的精神: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
正像中华凤凰文化研究院院长和美凤凰所言,一直以来我们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其实应该是“龙凤传人”才对。凤凰作为古代图谶文化中的“祥瑞”,其内涵之丰富不亚于“龙”的象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凤凰文化强调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强调和谐共赢而不是弱肉强食,强调平等开放而不是专制封闭,强调自我完善而不是强加于人。同时,神话中的凤凰身上“五色备举”,美丽之极。而这五色又是德、义、礼、智、信五条伦理的象征。《山海经·南山经》云:“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者天下安宁。”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凰的美是外美与内美的统一,是至德、至慧、至情的统一性,是祥和、幸福、恩爱的像征。
而且,“龙凤文化研究第一人”庞进早就明确指出:“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蛇、鳄、蜥、鱼、鲵、猪、鹿、熊、牛、马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创造的神物;凤是凤凰的简称,是中国古人对鸡、鹰、燕、乌、鹤、孔雀、鸵鸟等鸟禽,和太阳、风、火等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二者相合,龙凤就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多种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创造的两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和升华,龙凤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海内外华人大都认同自己是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或‘龙凤传人’”。“龙凤是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都可谓人文意义上的龙凤传人。龙凤文化既是根源文化,也是标志文化;既是民间文化,也是官方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也是时尚文化;既是精神文化,也是物质文化;既是微观文化,也是宏观文化;既是中华文化,也是世界文化。龙凤文化本源于中国,适合于全球;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对国人,它可以致和美,对世界,它可以开太平”。龙凤文化精神的内涵是,“容合、福生、谐天、奋进、和美”。
有关新闻报道和其它信源还表明,在庞进等有关专家、学者的学术支持,甚至是亲自起草有关草案的前提下,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雷珍民提议将龙头节作为国家法定节日,而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解放军军乐团音乐总监于海,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西京等76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后,提呈“全国两会”。另外,《关于纠正龙与dragon翻译错误的提案》也相继由民进陕西省委副主委岳崇带到全国政协会,经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蔡秀军、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姚爱兴、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上海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赵丽宏、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郑福田等12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全国两会”。还有,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王军等将《关于改变龙的英文翻译的建议》予以上呈。包括莫言、朱军、贾平凹等在内的其他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就“两龙案”签名、建言或呐喊。
另外,著名文化学者冯承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启龙凤文化节旨在弘扬中国精神,融合古今智慧,体现中国人文状态,推进中华文明,让吉祥和美伴随着中国的新时代勇往直前,让中国的龙凤和善影响世界。我们的祖先尊崇阴阳和合、圆融共享的信念,同时对自然界的多种生物形态进行多元的融合、创造,尽而升华出了龙凤精神。龙凤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龙凤文化以追求自然社会生态和谐为目标,人伦和美为宗旨,福生为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实质与“血统”符号,以此来表达中国人的“血脉”传承,我们都是龙凤传人。
实际上,更多认可龙凤文化者,则有意无意地选择了高度肯定、低调践行。譬如,毕业于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能娴熟运用5国语言进行演出的女高音歌唱家、海口经济学院副教授赖月娟,就是一个相当低调的“金凤凰”。尤为值得点赞的是,像赖月娟这样的“金凤凰”,不但对龙凤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世价值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其实在很多层面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换言之,东西文化交流早就有;并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世价值等实际上也是深深地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然其可惜被误读或标签化了。
中国官方层面,对包括龙凤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肯定和力推,特别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五代中央领导集体,更是在继续高举“文化强国”大旗的前提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地位提升至百年来的至高点。譬如,其一再明确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然而,时至今日,盲目否定或肆意歪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者,而过于迷信西方文化的羲黄子孙还不少。小而言之,这是短视或自卑;大而言之,这是民族的自我矮化或阻碍人类文明进程。
综上所述,笔者罗竖一认为,龙凤文化,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有相当重大而现实的积极意义,其对整个人类的深远影响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的。所以,全球羲黄子孙皆当重视龙凤文化。此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实现的要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