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日银联袂来袭搅动市场风云


 
本周投资者将会分别从美联储及日本央行的利率决议中寻找鹰派和鸽派的信息。两国股票交易指数逼近全年最高,投资者的注意力将集中在央行的政策,因其将会决定股票价格的前景。


邱文皓预期美联储将会在本月的政策声明中为6月会议加息“保留窗口”。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美联储是否会在声明中放话“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依旧面临风险”。美国股市飚至历史高点,美联储很难继续发布这样的声明。政策制定者间分歧越来越大表明美联储在沟通方面面临持续挑战,对最可能行动给出统一意见的成员越来越少。


而文皓一直认为美联储本周会议上宣布提高短期利率可能性不大,但可能会在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中给出6月是否加息的线索,也就是所谓的“风险平衡”。若周三的会后声明中援引经济表现不佳的风险增大,那表明6月加息可能性不大。反之,若美联储认为经济表现超出预期可能性更大或风险平衡,则表明6月加息可能性较大。美联储主席耶伦在4月7日的公开讲话中未提及此问题。她表示美国经济平稳,但同时也表示,美国经济受全球经济拖累。风险评估是美联储政策声明中备受关注的部分,但是1月和3月会议后,美联储官员并未发布风险评估,会议纪要显示,这是因为美联储官员意见有分歧。


3月会议纪要显示,过半数的美联储官员认为经济增长慢于预期的风险较大,其他人则认为风险平衡。过半数官员认为,通胀率上升慢于预期。美联储3月预期较2015年12月预期更悲观。12月,美国央行将短期基准利率提高了1/4个百分点,并预计今年将有4次加息。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股市动荡,3月,美联储下调加息预期至2次。3月会议以来,财务状况好转。标普500指数上周五收盘高于3月16日3.2%。2月起,公司债券和国债收益率差收小,这一迹象表明,投资者更愿意购买公司债券。高盛商品指数表明,财务状况到达8年来越来最宽松水平。1月来,美元持续走软,减轻了美国出口压力。同时,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


然而,今年年初经济增长萧条,第一季度经济增幅达年利率的0.3%,通胀率仍不到美联储2%的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月将全球经济增幅预期从3.4%下调至3.2%。那么6月英国退欧公投的结果将让我们产生担忧,若退欧公投成功,会对市场和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目前形势来看积极进展是美国经济韧性和低风险的信号,这意味6月加息幅度可能增大。美联储部分官员赞成今年加息4次,4月美联储将会保持利率不变,6月将会加息。市场预期更加悲观。但在文皓看来市场预期过于悲观,其他官员依旧担心全球经济影响会使得美联储暂缓加息。


缺乏统一信号使得预测出现分歧,笔者邱文皓认为本周美联储将放出信号,称美国经济风险有所缓和,美联储将再次推迟包括明确风险评估在内的分析,并且不会给出6月加息的线索。另一方面,日本央行似乎显然会进一步推进宽松货币政策,但也不是板上钉钉。4月日本央行“静观其变”的可能性很低,并将增加经济刺激计划预算10万亿,同时将对进一步推进负利率政策有顾虑。日本央行的下一步举措不太可能是因为公众对1月负利率政策的反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