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标识都难以自保其身如何承担鉴别真假重任


防伪标识都难以自保其身如何承担鉴别真假重任
 
李华新
 
  防伪标识本是鉴别商品真伪的“试金石”,但如今却难保其自身的真实性。“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广西、湖南、江苏、安徽、广东等地查获多起通过假冒的防伪标识,制售假货的案件,涉案金额动辄逾亿元。
 
据了解,一些烟酒、日化领域的名牌产品成为假冒重灾区。在一些小作坊,假冒的防伪标识可以随便印制“论斤买卖”,其中不少难辨真伪。016年04月26日 18:41:32 来源: 新华社
 
现在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就连防伪标示都是假的,这叫你情何以堪啊。花500元买上万枚防伪标签。一个防伪标示不过几分钱,更有甚者防伪标识随便印制“论斤买卖”,有的还开通验证电话和查询系统
 
广西贵港警方近期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冒注册商品“海飞丝”洗发水案件,缴获假冒洗发水15万余瓶,涉案价值达1.2亿多元。 湖南湘潭警方最近公布了一起假冒“伟哥”类保健品特大案件,涉案金额达1.5亿元。该团伙生产“万艾可”等假药以及“虫草鹿鞭丸”等百余种有毒有害产品,通过购买假冒商标和防伪标识进行包装。 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公安机关查获一起假冒茅台等高档白酒案件。犯罪嫌疑人严某将生产的伪劣白酒,用从饭店回收的茅台、洋河蓝色经典等高档白酒的空瓶进行灌装,然后购买伪造的商标和防伪标识进行包装后高价出售。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当前,市面上各类假冒防伪标识的生产十分猖獗。其中,烟酒、化妆品等高利润商品是假冒防伪标识的重灾区。一些不法商家“与时俱进”,不仅申请了400、800验证电话,还建立了专门配合防伪标识查询的网络系统,有些甚至印上“中国防伪协会监制”字样。
 
    一方面,很多不具备资质的“小作坊”随便印制、肆意仿冒新的防伪技术;另一方面,部分具备许可资格的企业不按规范开展经营,从接单到出厂不审查客户资料、没有完整记录。这些都严重扰乱了行业秩序。仅防伪技术侵权这一项,对一些拥有资质的企业造成的损失就达2000多万元。
 
诈骗无所不在,造假无所不在。这是一个令人感到任何有利可图的事情,都会有专门的“行家”在操盘在造假。而本来防伪标识是一个让人放心的防假的手段,却想不到早就陷落了。据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由质检总局颁发的防伪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数量仅为300多家。但实际上,全国有超过5万家企业从事防伪印刷业务。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防伪标识生产企业参差不齐,特别是大量存在的处于监管盲区的小作坊,很多企业都竞相压价,放弃审核资质等底线,按照客户需求随意印刷。
 
自己就是造假的企业,又能如何承担预防虚假商品的重任呢?造假在路上,防伪的标识已经难分真假了。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让防伪技术应用“有法可依”,减少监管盲区。同时,在源头上对生产企业进行“闭环监管”,进行全流程的生产和流通监控,确保防伪产品的技术和品质安全。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