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年的元宵节,有幸与一位从事生命成长训导的老师吃饭。
过程中无意谈到生命最后阶段的品质的问题。这位导师说,我相信到了我们真正成为老人的时候,我们的社会文明进步可能己经发展到允许安乐死的合法存在了。届时,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状态下,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主动的离去。
我说你为什么这么悲观呢?活着就是最大的特权,中国人叫好死不如赖活着,为什么要主动放弃这种特权呢?
他笑笑说,没有质量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我不愿意因那种质量的生命而耽误我灵魂转世的时间。早一点转世就早点享受更好的人生。
我非常的兴奋,觉得这是我今天听到的最有人生教益的一句话。
中国人对生命的态度,与对生活一样,都是持极端实用主义的态度,都是以追求此世的存在为终极的存在目标。至于此世存在的状态以及此事之后的事情,多不在中国人的深度思考的范围之内。好死不如赖活,这就是中国人最普遍的选择生死的态度,以此世的存在为存在,希望有来世而不坚信有来世,这就是中国人最实用的生死观。在这种态度和观点的引导下,中国人特别的歌颂长命百岁,万寿无疆。至于在怎样一种状态下长寿,中国人是不十分考究的,只要一口气尚在,就是生命存在,就合符长寿的标准,即使是垂死在病榻上的苦痛不堪的老人依然会被人们视为百岁福报的象征而备受朝贺。至于生命的质量,有没有什么人会关注了。
我是非常赞赏这位导师的话的。
我肯定自己是个灵魂永生的论的坚定的信仰者。虽然,我相信的灵魂存在的地方不一定是天国,也更不一定是净土,甚至不一定是天堂。
这是个关乎人类生命起源和本质一个很古老而又充满未知的问题。我坚信在我们这一个纪代以前存在过无数纪代的类似当下人类的智能生命。虽然我们至今也无法确认他们之于今天的人类之间的关系,但它们在地球上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证明他们存在的实物,让我们不敢绝对地主观地无知地否认他们曾经的存在。
直至现在,宗教对来世的种种描述都普遍地被各种学者们称为是一种宗教祈许或宗教承诺,认为它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人为的色彩,认为宗教的目的仅是为人类中那些惧怕死亡的人提供一种心灵的慰藉,是一种充满感性的对人类未来命运的认知,是一种非理性的存在。
我没有那么高深的学识和理论去反驳这种观点,但我窃以为,宗教的承诺或者称为祈许,或许就是人类生命在未来存在的众多可能性之一的描述。这种描述也许本来就不来自于我们这个纪代人类的假设,或许就是前纪代智能生命留给我们这个纪代的人的一种生命遗产,只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找到破译这个遗传的密码,而只是从某一种主义的立场出发,去把它划归了一种现纪代人的“描述”。
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也许就是可以成为任何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就有转世重来的可能性。放弃那些毫无意义和品质的生物性生命的垂死挣扎,去争取尽早转世的可能性,去争取早日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的可能性,我认为这不失为一种对待生命的高级智慧。
2016年2月23日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