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几个小时前,美国东部大西洋中的一艘名为“当然,我依旧爱你”的无人船,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着陆乘客。
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猎鹰9”火箭,垂直接近无人船,速度逐渐减慢,不断调整降落姿态,最后在箭体与甲板成90度角的那一刻,稳稳降落,着陆点与船的正中心位置,仅有很小的偏差。
一直紧张监看的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随后在记者会上说:“火箭落到了船上,但没有弄出一个洞或倒下,所以我们真的非常激动。” 马斯克的确应当激动,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 在海上 实现火箭回收。
SpaceX终于做到了,它于周五下午成功发射了“猎鹰9号火箭”之后,最终成功在海上收回。这也是SpaceX第二次成功完成火箭回收。上一次是在去年12月,当时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地面着陆场地完成了回收,经历成功的路上回收之后,SpaceX为何要专注于通过海上平台回收火箭,由于比地面着陆场面积更小,并且受到海浪影响,因为通过海上平台回收火箭更困难。SpaceX此前的这类尝试均没有获得成功。
埃隆·马斯克,曾投资创立生产世界上第一辆能在3秒内,从0加速到60英里的电动跑车特斯拉,这位科技狂人从2002年起成立了SpaceX公司,研究如何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然而SpaceX公司的火箭回收之路却一波三折。
2015年1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成功将龙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并准备在海上对火箭进行回收。当火箭在返回海上浮动平台时,发生硬着陆,并爆炸,让回收成为泡影。
2015年4月,同样的悲剧再次重演。
2015年6月28号,猎鹰9火箭再度启航,搭载龙飞船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发射仅数分钟之后,火箭就在空中爆炸。残骸落入大西洋,自此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对猎“鹰9火箭发射”十分谨慎。
2015年12月22号,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终于完成使命,成功发射升级版的“猎鹰9火箭”,并对火箭的第一级进行了成功回收。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介绍,升级版的“猎鹰9”对火箭的低温燃料系统进行了升级,此次发射,还携带了11颗通信卫星,与此前几次火箭回收测试不同,此次火箭回收,不是在海上平台进行,而是直接在地面上回收,相对来说要更加容易一些。
经过陆地回收成功后,SpaceX公司依然坚持海上回收试验。这次发射前,马斯克曾估计软着陆成功的可能性为三分之二。马斯克说,“在船上着陆相当的难,这个目标太小了”。但他坚持,火箭第一级回收尝试的最终目标是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实现火箭飞的起,又落得下。
SpaceX公司为什么要专注于尝试海上平台回收?它相较于陆上回收,海上回收有哪些优点呢?航天专家庞之浩指出:海上回收的优点,它是一个活动的海上平台,能根据火箭发射的具体情况,因为每次火箭发射的高度不一样,它有时候要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所以它的轨迹不一样。海上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移动,根据它的最后的落点而选择一个最佳的回收区。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后的着陆点,在陆上回收,可能火箭回收过程中,它的飞行的轨迹比较长,就会需要很多燃料,海上回收可以节省燃料,所以太空探索技术一直还是坚持在海上进行回收,节省燃料,可以降低成本。
船上着陆成功后,将把回收的火箭焊接在海上平台的甲板上,使其稳定。随后,海上平台将于当地时间周日把火箭运回港口。在这枚“猎鹰9号”火箭上岸后,SpaceX将进行一系列测试,检查引擎是否还能工作。
马斯克表示,SpaceX将对引擎进行10次点火。如果一切正常,那么这一火箭将会被用于5月或6月的发射任务。最终,SpaceX希望将火箭回收再利用的时间周期减少至数周。
当然,马斯克有更大的最大野心,“猎鹰9号”火箭可以被重用10到20次,而如果进行小规模翻新,那么甚至可以用于100次的发射。
陆地回收和海上回收火箭的双重成功令SpaceX名声大躁,也震惊了航空界。很多人表示,两项技术的成功意味着今后火箭回收将成为趋势,廉价航空终将到来。不过,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杨宇光看来,一次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廉价航空时代已经到来。
杨宇光表示,目前来讲,还不能说这项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因为目前也只成功了一次。这项技术如果希望能够成熟,还需要经过多次的实验。在取得一定的成功率以后。而且,回收技术的成熟,并不代表整个的可重复使用技术达到了成熟。即使可重复使用技术达到了成熟,在整个从回收以后到它的检测维修、更换零部件,到再发射这样一个过程中,燃料的成本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这些环节的成本是决定是否低成本的最主要的因素。航天飞机在成本方面的失败,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SpaceX的两次着陆回收成功,给了宇宙飞行新时代带来了新的希望。杨宇光说,这也将激励各国在可重复利用运载火箭方面进行更深入研究。
杨宇光表示,SpaceX在这些方面进行的努力和尝试,应该说对整个航天界非常有好处。尽管他并不太看好这种垂直回收,主动制动的技术。但实际上也从客观上带动了各个国家对于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研究。过去由于航天飞机在可重复使用以后,成本控制方面的巨大失败,从客观上阻碍了各个国家再投入进行这方面的研究,SpaceX在这些方面,开展的这些努力,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为各个国家树立了一个典范,使得各个国家今后也能够更加重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的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