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yens E 等与Maha A Tony 等经过核算发现,芬顿氧化技术用于污泥调理,与普遍使用的有机高分子调理技术的运行费用持平,具有经济可行性。但投加量过大成为芬顿处理技术的瓶颈问题。由于污泥的有机质含量高,导致污泥在脱水后期受压变形,大量絮体物质聚集堵塞滤饼孔隙,使得污泥进一步脱水变得困难。对于通过投加助凝剂(如石灰、粉煤灰等)这类无机惰性材料来构建污泥脱水过程中的骨架这一课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助凝剂加入到污泥中起到骨架构建体(skeleton builder)的作用,在污泥中形成坚硬网格骨架,在高压下仍保持多孔结构,有效缓解了污泥中有机质可压缩性问题,改善了污泥的脱水性能。Zhao采用石膏作为骨架构建体来提高铝盐絮凝污泥的脱水性能。Zall采用石灰和粉煤灰作为污泥调理剂形成骨架构建体,有效降低了污泥的脱水性能。Benitez 等利用粉煤灰、水泥尘等作为骨架构建体改善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的脱水性能。但单独使用骨架构建体,存在结合水无法脱除、泥饼增容大、有机物含量高、不利于后期填埋处置等问题。
在芬顿试剂氧化破除EPS 的基础上,加入助凝剂形成坚硬网格骨架,研究复合调理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实验中,将水泥、石灰、粉煤灰、菱镁矿、磷石膏5 种骨架构建体进行两两组合,以调理污泥的过滤性能和脱水性能变化为研究内容,研究不同骨架构建体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