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成为众多产业活动的前提


  "互联网+"为运营商带来新发展机遇

 
    在广东联通近日举行的"珠江论道2015"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表示,"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推动流量和数据的高速增长,运营商要重视数据资源这一新的生产要素,并推动流量经营、数据经营创新以实现流量、数据交换投资价值的模式.
    "互联网+"将成为众多产业活动的前提
    陈金桥表示,当前网络经济形态已经主流化,已经构成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整个网络经济中,移动化、生活化、智能化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全球4G用户今年预计突破10亿,中国4G用户将超过3亿居世界第一.网民加速移动化趋势非常明显,人们的娱乐、生活、教育都离不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政府部门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顺应了时势,未来"互联网+"将成为一切产业活动的基本前提.三大运营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建设者,应该夯实基础网络,比如通过技术创新,把多载波聚合从而使下载速率从最高150兆提升到300兆;通过与产业链联合创新,普及更多双卡六模的4G智能终端.有了"高速公路"后,上面还必须有车跑,也就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数据.当前,政府部门在公共数据开放方面做得还是稍显谨慎,制约了"互联网+"的发展.
    但积极的因素也非常多.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对整个线下商业设施替代日益明显.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商业贸易流通领域的主战场,占到70%份额.并且,目前很多大电商公司开始力推农村电商,未来广大农村的购买力将得到释放.国家各部委也在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但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原来制定的规则有的未必适应以互联网主导的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政府部门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在重点领域首先松绑,并从自身做好表率,推动"互联网+政务"的发展,逐步开放公共数据释放更大价值.
    要重视数据资源新生产要素
    陈金桥认为,现在开启的大时代将是一个"无网不胜"的时代,包括三层内涵:一是连接优先,要保持时刻连接,没有连接就无法完成数字化、网络化转变;二是数据驱动,推动数据的共享;第三是价值创造,数据共享是为了科学决策,最终实现价值共创.对于运营商来说,就是要做好网络的连接,聚合数据,并把供应商、消费者、渠道商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去创造新的价值.运营商除了做好传统的管道设施运营外,还需要做好内容和服务的运营,做好连接线上线下的运营,才更加顺应今日真实的商业形态.
    陈金桥指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动力,无论是行业发展动力还是企业发展动力,有几个因素至关重要.相比较工业时代,我们的基础设施变了,动力变了.工业时代靠公路,把人和商品、货物连接起来,动力是电力、石油.而信息时代靠的是云、管、端、台.云是技术能力和存储能力,管是连接能力,端是互动能力,台就是大数据平台,没有大数据实时互动的平台,很多新产业无从谈起.对于运营商来说,光纤宽带、4G包括5G无线宽带是我们的"路",大数据、云计算是我们的动力,就像工业时代的石油和电力一样.而数据资源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生产要素,更需要重视.
    那么,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推动"互联网+",要发挥数据资源这一新生产要素的作用,就要率先做好"互联网+政府",特别要在保障数据安全情况下保证数据共享,这是未来电子政务建设极其关键的方面.对于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以确保公众利益优先为原则完善行业管理,以制度变革为手段,重新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新生产力的成长.
    流量交换将带来新价值
    对于运营商来说,做流量经营、数据经营需要做好终端、内容、渠道、和服务四个方面的协同.初级阶段是做规模化,把用户的活跃度做上去;高级阶段是价值体现,从低价值到高价值,需要做好聚合平台把内容丰富性提高,在底层流量上要做好智能管道,先实现功能价值和服务价值.运营商的流量经营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流量产品时代,主要是连接的功能价值,代表业务是流量包.但随着用户和终端的逐步饱和,连接价值会越来越低.第二个阶段是流量服务时代,主要是内容应用的价值,代表业务是定向流量.解决的是每一个定向流量背后用户的刚需,比如一些用户喜欢看视频,一些用户喜欢欣赏音乐,一些用户喜欢理财等等,都有自己的偏好.与它相关的,定向流量可以把自己的管道连接价值和内容服务价值进行结合,创新后向付费的商业模式.第三个阶段将是资本货币时代,主要是实现流量投资价值,代表业务是流量宝、流量银行,让流量本身通过交换产生新的价值.运营商的流量经营方向,将是传统前项、定项和后项进行有机组合的新模式.
    陈金桥指出,运营商要做好流量经营和数据经营,还需要解决好资源、能力、机制三个方面的短板,并联合庞大用户群和合作伙伴两大盟军.资源方面主要是资源与市场匹配的问题,要把资源精准匹配到最需要的产品研发上去.能力方面管道能力是运营商的强项,而IT和DT(数据处理)能力是短板,需要弥补.机制方面要革新,产品创新往往成功的是少数,要有相应的容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