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羊群博弈


与羊群博弈:行为金融洞察中国股市群体心理

郑磊 

 

行为金融用于指导A股投资,在散户为主的市场具有远超过单纯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优势。作者潜心行为金融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多年,2015年出版了“新常态股市投资智慧:你不可不知的行为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港股A股化”(香港天窗出版社),在动荡市道里得到了股民和媒体认同,两书出版之后,A股迎来了从未经历过的股灾,无论大中小投资者都遭到了沉重打击,至今心理创伤未能平复。而这次市场震荡也值得从市场心理和行为角度去分析。作者计划用行为金融的股市投资角度,将精华部分提取出来,案例覆盖A股和港股,写一本论述股市道与术,用行为金融洞察投资心理的专著,成为中小投资者的行为金融精装便携读本和投资A股、港股的必读书。

郑磊博士,国内较早从事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济学者和投资银行专业人士。取得兰州大学数学学士学位,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MBA和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在任职制造业美国上市公司期间,主要从事营运管理、管理体系和跨国并购整合工作,后开办管理咨询企业,担任企业和政府决策顾问,并任职中国脑库产业基金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近年在香港从事企业融资、资产和财富管理等投行业务和投商行联动业务。郑磊博士已经在内地和香港出版资本市场著、译作近30部,担任大学商学院课程教授、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等职。

引言 乌合之众与群体癫狂

1895年,一个让人觉得无比遥远的年代,一位法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勒庞,根据对法国大革命群众运动的观察,出版了群体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这本书我几年前认真读过,但以我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其结论丝毫没有新颖之处了。作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我倒是建议读一下查尔斯·麦凯写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体性癫狂》,书中详细描述和解剖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证券市场泡沫,而这本书也深得很多投机者的偶像利弗莫尔的青睐。遗憾的是,这本书出版时间比前一本更为久远,是1841年的著作,只是一直有再版。我记得201110月内地又出过重印本。差不多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对于刚刚经历过史无前例的A股股灾的投资者来说,仍能感同身受。这不是名著的魅力,而是人性永不变的铁证。

近年来,一直有投资界朋友调侃,A股已经进入了行为金融炒股时代,通行的是动物精神。作为丛林市场,这种情况其实也很正常,但却是成熟市场投资者难以理解的状况。在香港资本市场浸淫近8年,据我观察,虽然香港的中资股已经占据主流,关注A股和港股H股、红筹股的分析师和投资经理众多,但没有几人真正懂得操作A股。这完全是天壤之别的市场,不同的投资文化和投资者结构。跨市场投资是一个需要时间了解和磨练的漫长过程。话说得太远,其实和A股氛围一样,只重当下,而且人丁不旺的股票不会有人看顾,哪怕那是一块金子。价值股长期没人待见的情况,在A股是常识,所以这类股票得了一个绰号“烂臭股”,实际就是成熟市场所追捧的蓝筹股的谐音。这个世界是反的,真正在A股被炒得飞上云霄的,可能跟基本面一点关系也没有,甚至是垃圾股。是因为垃圾比较轻吗?不是,在大众兴头上,连猪也能飞得起。关键要诀就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

股票如果作为一个专递价格的媒介,其实远没有法定钞票好用。但可能一时间远比钞票“值钱”,1元面值炒到500元,1000元,也不稀奇。这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所有人鼓足腮帮子对着那只股票用力吹,只要不松劲,人越多,飞得越高。何况还可以通过技术性操纵,不用费多少资金就能诱使一众股民一窝蜂地冲上去。相反,这种股票下跌时也是毫无犹疑,可以跌得面目全非。而在投资者极度恐慌的牛市,所有股票,即便是基本面很好的股票也会被无情抛弃,其情境就像是毫无价值的纸片。这是一个没有锚的市场,或者说除了情绪、心理认知,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基准和底线的标准。

A股没有价值中轴,只有人心是一杆称,而人心是何物?说穿了就是心理认知和情绪的混杂体罢了。而个人除了心理认知偏差,还会受到群体和环境的影响,所谓羊群效应下的乌合之众,不过是一百多年后由勒庞正式提出而已。尼采说,个体的疯狂现象是少见的,而在群体中,这是司空见惯现象。这话的前半部分我有怀疑,从1992年开始接触股市以来,我实在很少看到不“疯狂”的个人投资者。只要投身股市,哪个人不是被裹挟着到达市场顶点又被狠狠摔下深渊?有多少人在赚钱热潮中能够激流勇退?又有多少人在恐慌中不断割肉,甚至刚以地板价抛售,就又眼前高楼大厦竖立起来?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利场,真正能够超然物外的才是人杰。这样的人不仅需要在市场中跌打磨练,更应该从根本上去了解自己和投资者群体,才能尽可能少地跌入各种心理和情绪陷阱。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此,告诉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充满情欲的你,和一群随时可能踩踏碾压你的大众(投资者群体)。无论是市场大热还是灾难临头,你都很难脱离这个群体,但是你又必须做到这一点。梭罗说得对,“成为群体的一员,会使我失去方向”。作为投资者,你无法选择这个群体,你确实是其中的一员,你会失去自我,失去方向吗?天晓得,我无法回答你。

本书无法传授你战胜市场的秘诀,没有摇钱树似的神奇工具,如果有,我又怎会写出来?但研究行为金融和投资心理多年,我深知大多数人是无法战胜自我的。而股市无非是一场零和博弈。市场只是一个平台,犹如博彩,你能说去战胜赌场么?那是一场不会存在的战斗。而你取胜的关键,其实只有一个,认清自己,战胜对手。如果你早着先机,就能取得相对收益,你甩得掉一半参与者,你的收益就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获得了正的绝对收益。也许这两个目标才应该是我们这些投资者值得努力,而且经过努力有可能达成的目标吧。

我打算用不到十万字的篇幅,把这些可能一辈子依靠自己感悟,和随波逐流地体验都无法全面了解的知识告诉你。剩下的,只能靠你自己揣摩和修炼了。股市如人生,谁也无法替代你走出来。预祝每位这本书的读者都能达到自知自强的彼岸。

 

 

                                    郑磊

 

 

 

 

目錄

第一章     技术分析就是在图表上解读心理...

第一节      最早的心理分析图形-蜡烛图和K线...

第二节      MACD上的博弈态势...

第三节      重要心理价位...

第四节      理念、心态、技术和基本面一个不能缺...

第二章     市场总是重复,但没有一次相同...

第一节      分形的市场和人类行为...

第二节      时空结构的缠与禅...

第三节      认知误区与情绪陷阱...

第三章     政策、心态、资金博弈...

第一节      政策是市场的指南针...

第二节      资金是马仔,心态为王...

第三节      理念和纪律...

第四章     市场行为:是心动还是风动...

第一节      黑天鹅和灰熊猫...

第二节      杠杆股灾中的群体心理解剖...

第三节      我的股灾日记...

第五章     行为金融投资的两个模型...

第一节      侧重过程和买卖时点的定性投资模型...

第二节      侧重价格阶段性高低点的定量投资模型...

第三节 股市投资的行为金融模型构建...

后记 投资实践与人生修炼...

 

本书提供100本签名版,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可直接在网上向华章微店订购

【84期书友会预告】郑磊博士——动荡股市中的心理博弈(北京)

活动详情见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AyMTA4Nw==&mid=502841122&idx=1&sn=54e7b950632342849c00fa6c61382e7e&scene=5&srcid=0517N7xqFrIwVS6peHyNDQoo#rd

2015年的股灾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中记下了浓重的一笔。在这次股灾中,出现了大量新兴的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有这各种阴谋阳谋的权力与财富的博弈。但是更为深刻的问题是,在资本的多米诺骨牌倒下之后,人类群体心理的癫狂,再次拓宽了我们对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见识……

 

5月24日,同安投资84期书友会(华章书院主办)将有幸邀请到资深资本市场专家,一级二级市场的投资与研究老兵,行为金融与交易心理的研究专家郑磊博士,与我们分享2015年中国资本市场癫狂背后的群体心理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群体事件、群体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同时郑磊博士还难能可贵地为我们带来了投资者的交易心理素养的普及课,对人类交易心理机制与交易纪律展开颇有建树的分享。

嘉宾简介:


 

郑磊博士,金融资本市场和企业战略专家,现任某上市股份制银行在港投资银行投资董事,主要从事跨境金融和跨境财富管理业务,横跨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交叉产品与服务。郑磊博士已经在内地和香港出版有关资本市场、跨国经营等专著和多部资本市场译著。他曾获得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战略管理MBA,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专业。

 

郑磊博士现任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的学术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国际注册(CMC)管理咨询师,《企业融资》杂志专业顾问等职。在制造业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曾服务于IBM、MSI等跨国科技公司,担任中国制造基地运营管理和管理体系负责人,曾参与MSI对3M压电事业部、TRW传感器公司的跨国收购,成功实现其国际业务重组和中国制造基地的转移。

 

郑磊博士具有管理咨询、企业投融资等方面10年工作经验,先后任职于企业融资(香港上市保荐承销业务)、资产管理和中国业务拓展(投商行联动业务)部门,为大型国企、政府机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执行局财务顾问,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创新组成员)和近百家中小企业提供过辅导与投融资服务,曾带领招商银行-招银国际“千鹰展翼”选择权投资团队筛选、谈判完成了中国内地600余个中小企业选择权投资(夹层融资)项目,并负责为所投企业提供投后增值服务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