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5宗罪,走进绝路之旅
风和日丽当空照,不知钩云集结型。一心快速等山顶,却见落实沿路击。
一、系统改革,小人之心
我们知道滴滴的扩大在于推广,但作为一个便民软件,人们逐步从滴滴打车用到滴滴快车。然而快车系统却从抢单,变更成滴滴总台的派单。而如是则导致了订单处理不及时,看着快车打不到。
如果滴滴任然认为这样并无问题,那炜寒试问,当我们需要用快车时,为什么接客车辆都是1公里开外,3公里左右的车辆。而眼看软件内周围都是快车,这是滴滴软件的行骗手法还是担心刷单?
俗话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滴滴此举无非是夺快车司机的君子之心,且耽误了我们打车人的时间。如果我们因为滴滴产生了损失,是否可以维权?
二、缺乏培训、司机横行
作为服务软件,快车是滴滴最大的组成之一。但滴滴似乎只看到了利益,司机素质方面并没有任何考核。或许滴滴会说你要有素质的可以打专车啊,如果此种言论存在。不知还有会多少人继续使用滴滴。
当然司机素质的低下并不是普遍现象,但缺乏整体的培训监管。不知道这样的平台能否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三、自主上线、毫无监管
海炜寒实话实说,坐车比开车舒服。而日常打车多了,滴滴快车中经常有登记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的成分出现。打专车显示宝马,来了是马自达。这种请款也不是一次两次。但是长久如此不知是滴滴在欺诈,还是车主在欺骗。
四、客服难找、售后无门
滴滴的客服方面,是国内大多小企业的倾向,而滴滴的客户群如此庞大。售后服务可谓懒得掉渣,普通软件只能做车主客服转接。这是否可以当作我们消费者在滴滴眼里并不重要?而转接更是一拖再拖,炜寒真实写照等待20分钟,等不到一个客服。非得你打电话总台爆粗口,秒秒钟就接通。不知道是贱还是怎么的。
五、收费紊乱、价格自定
实际,对于滴滴炜寒并没有太多的怨言。然而昨日是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出门发现,不论怎么打车滴滴都收取快车费用的2倍,原由是上下班高峰期,发现后炜寒想打出租车。可是怎么看都是8元以上的调度费,看着空车一辆辆过。我只想说哪来的上下班?哪来的调度需要呢?
这是炜寒的切身体会,诸位呢,撰稿人,财经分析师公众号-海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