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置换脱水技术


   油炸置换脱水技术是将油加热到200℃左右,随后将含油污泥放入其中,由于油温远高于水的正常沸点,含油污泥表面的水分会快速汽化,汽化后的水分将留下空隙,包围在含油污泥外部的热油由于浓度差的驱动通过孔道扩散至含油污泥中原来水分所占据的位置;由于含油污泥中含水量较高导热性较好,故可较快地使含油污泥内部温度升高并达到或超过水的正常沸点,使含油污泥内部的水分蒸发,同时外部的热油扩散进入含油污泥的内部空隙,从而实现对含油污泥中水分的置换脱除,达到降低含油污泥含水量的目的。

    对污泥油炸置换脱水技术的最新研究报道始于2005 年,由Silva 等研究人员进行实验研究,将城市污泥加入到温度为190~215℃的热油中进行油炸脱水处理,最终将污泥中的含水量降至5%以下,其热值升至24MJ/kg。实验结果表明,污泥中的水大部分被热油置换,污泥的热值大幅度提高。

   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含油污泥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资源,充分利用含油污泥中的烃类物质,开发低能耗的含油污泥脱水、脱油工艺,已成为石油石化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含油污泥脱水预处理技术进步很大,从理论研究到工业化应用,国内外专家学者都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与开发。尤其是油炸置换脱水,可以用废油作为油炸介质,既降低脱水成本又充分利用了废油资源,而且脱水效率高。
   因此,该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含油污泥脱水技术加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