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废水的处理技术——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是指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借助于混凝剂对胶体粒子产生静电中和、吸附架桥及卷扫三种作用,使废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为絮凝体,最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的方法。常用的絮凝剂主要有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生物絮凝剂等。无机絮凝剂由于良好的凝聚效果、脱色能力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水处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唐琼等研究了适用于处理油田废水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絮凝剂MDTC 的制备方法、特点及其絮凝效果。结果表明,废水的除油率达到76.9%、COD 去除率达到64.5%、悬浮物去除率达到了91.6%。郑怀礼等研究了聚磷硫酸铁、聚磷氯化铝、铝铁共聚等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并用南阳油田稠油污水进行混凝筛选实验,实验数据表明:聚磷氯化铝优于其它复合絮凝剂。聚磷氯化铝(PPAC)和聚磷硫酸铁(PFPS)絮凝剂对稠油废水的处理具有破乳能力,浊度去除率高达99.5%,除油率达到99%以上。有机絮凝剂大多为高分子物质,所含官能团较多,具有很强的吸附“架桥”能力,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处理采油污水具有用量小,絮凝速度快,受共存盐类、污水值及温度影响小,生成污泥量少,节约用水,强化废污水处理,并能回收利用等特点。但有机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不相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通过絮凝剂与水体中胶体粒子间的电荷作用使电位降低,实现胶体粒子的团聚,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则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将水体中的胶粒吸附到絮凝剂分子链上,形成絮凝体。
     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某些高分子物质具有絮凝能力。它们利用吸附架桥及电性中和等方式,吸附水中胶体物质并快速去除。目前已知的具有絮凝性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和藻类。其化学构成主要为糖蛋白、多搪、蛋白质、纤维素和DNA。微生物絮凝剂具有无毒、易生物降解、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